![]() |
|
|||
據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周英峯李異馨剛剛閉幕的全國糾風工作會議作出決定,今年糾風工作將重點治理六項亂收費,治理亂收費的號角再次吹響。
作爲一種不正之風,亂收費現象讓人深惡痛絕。然而,亂收費問題卻又屢禁不止,成爲久治難愈的“頑疾”。斬斷亂伸的手,敢問路在何方?
教育亂收費:收取高額擇校費,學校出租公益設施謀利,名校教師私自在外辦輔導班……
醫療亂收費:取消項目繼續收費、自立項目收費、擴大範圍收費、變相多收費、重複收費……
涉農亂收費:向村級組織亂收費、亂罰款和攤派,向農民轉嫁攤派資金、強行抵扣、搭車收費……
……
據統計,2011年我國清退教育亂收費3.8億元,處理3696人;查處醫藥領域收受紅包、回扣、亂收費等問題13387個,處理3030人;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損害農民利益問題2821個,責任追究1982人……
應該說,治理成效不可謂不明顯,但與羣衆的期望相比,治理亂收費仍有較大的差距,最突出的體現是許多專項治理持續了較長時間,但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公路“三亂”問題、教育亂收費問題等仍是糾而不止。
“當前,涉農、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老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部門和行業利用市場優勢地位亂收費等新問題又擺在我們面前。”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務院糾風辦主任馬馼在全國糾風工作會議上坦承。
一些老問題還沒有解決好,新的亂收費問題已經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這成爲業內人士對當前亂收費問題治理的一個形象描述。“亂收費問題使政府日益面臨來自於羣衆的信任危機,早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
近年來,一些行業違背公平競爭的市場原則,隨意增設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圍,提高收費標準,成爲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
在零售行業,一些大型零售企業“店大欺客”,以各種名目向供應商違規收費,而且隨意性強、透明度差;
在物流領域,公路超期收費、通行費標準偏高、違規設收費站點、以罰代管等問題突出,羣衆投訴量日益增多;
在金融領域,一些銀行違規收費、繼續收取已明令取消或禁止的收費、搞捆綁收費和強制收費等問題持續引發關注;
在電信行業,部分企業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垃圾短信、強制有償服務等問題突出,導致羣衆意見很大;
……
“依託市場優勢地位,巧立名目獲取利益,不僅危害到社會的公平,而且加重羣衆對政府監管的不信任。無論出於經濟層面的考慮,還是民生層面的考慮,都需要予以重點糾正。”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錫鋅教授說。
竹立家也指出,物流、電信等多個領域的亂收費,給社會帶來了諸多矛盾,而且易誘發欺詐、行賄等更爲嚴重的社會問題,必須立即重拳出擊、堅決清理。
據瞭解,針對商場、物流、銀行、電信、教育、涉農六項亂收費重點治理,有關部門將加緊制定實施意見,明確分工責任、具體措施和工作時限,並狠抓落實。
據瞭解,對於六個領域的亂收費問題,有關部門今年仍將採取“專項治理”的方式進行整頓。每個專項治理,都將建立協調機制,由牽頭單位負責抓總,主管部門承擔具體工作。
對於通過專項治理遏制亂收費,王錫鋅指出,這種方法仍偏重於對末端、下游的治理。真正醫治亂收費這個“頑疾”,應更多從源頭治理上下功夫。
王錫鋅認爲,解決各領域的亂收費問題,首先應考慮建立良好的市場機制,形成自由競爭的環境,競爭多了價格自然下來了,亂收費問題也會相應減少。同時,要打破行政權力與市場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繫,政府不應該與民爭利。
“把亂收費治理住,首先要建立一個透明的、強有力的監督平臺;其次,要加大對違規者的懲處力度,可以借鑑國外的一些規章制度,給出開除公職等更嚴厲的處分。”竹立家則建議說。
解決亂收費問題,關乎羣衆切身利益。業內人士認爲,對治理多年、屢有反彈的老問題,應該找準癥結,尋求新的突破口;對於當前熱點、焦點問題以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應善於發現、及時跟蹤,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有關專家同時指出,當前更爲重要的是,要下決心突破一些體制機制障礙,抓緊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政策設計,克服亂收費背後的利益驅動因素,努力剷除滋生亂收費的土壤和條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