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4月26日是第5個“全國瘧疾日”,昨日省衛生廳發佈消息稱,自2007年我省瘧疾疫情逐年大幅度下降, 2011年發生本地感染瘧疾病例530例,爲歷史最低水平。我省瘧疾疫情已連續5年大幅度下降,2015年將實現消除瘧疾目標。
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通過按蚊叮咬傳播,惡性瘧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死亡。據省衛生廳介紹,我省歷史上屬於不穩定瘧疾疫區,以間日瘧流行爲主。20世紀60-70年代,我省瘧疾發病率曾達12000/10萬,經多年防治,至20世紀末瘧疾發病率降低至1/10萬左右的極低水平。但在1999年以後瘧疾疫情曾一度出現回升,病人主要集中在沿淮和淮河以北地區,2006年全年瘧疾報告病例達34984例。經過綜合性防治措施,自2007年我省疫情逐年大幅度下降, 2011年,我省發生本地感染瘧疾病例530例,爲歷史最低水平。
“現階段我省瘧疾防控工作的目標是,一方面減少本地間日瘧感染病例的發生,另一方面加強輸入性病例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避免發生病例的死亡。”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着我省每年赴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地區的出國務工、經商和旅遊人員大量增加,輸入性惡性瘧疾病例發生數逐年增多,由2007年的4例增加到2011年的114例,惡性瘧的發病特點是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發展會導致死亡。
出國人員在出國前應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瞭解境外瘧疾流行狀況;赴瘧疾高度流行區工作、學習和生活,請攜帶青蒿素類抗瘧藥品和蚊帳、驅蚊劑等防護品;回國後1個月內,如出現發冷、發熱、頭痛等症狀,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出國史,便於醫護人員排查瘧疾,或諮詢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2010年8月,省衛生廳聯合12個部門制定並印發《安徽省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實施方案》,確定我省“2015年實現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的消除目標,提出2018年所有縣通過消除瘧疾考覈驗收,並實現消除瘧疾目標的要求。
(衛新辦本報記者付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