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規模和業績的矛盾,這是陽光私募“城頭變換大王旗”背後永恆的話題。在陽光私募界,“各領風騷一兩年”的私募冠軍“魔咒”一次又一次應驗。
2008年,鄧繼軍管理的重慶國投·金中和西鼎在罕見的大熊市中,大部分時間選擇空倉,成功躲過大跌後,還積極參與了當年的幾次反彈,最終以年度23.97%的正收益一舉奪得當年私募冠軍。一戰成名後,金中和系規模出現井噴,但此後的兩年業績卻持續低迷。 2011年,金中和西鼎表現優異,不過此時基金經理已經換爲曾軍,鄧繼軍淡出。
2009年,羅偉廣管理的新價值2期實現了192.57%的年度收益,成爲又一位私募明星。很快,新價值的規模大幅擴張。2010年,新價值2期排名跌出前十;2011年排名更是跌出500名開外。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011年累計清盤的陽光私募數量達187只,其中非正常清盤的產品達51只,佔比27.27%。其中不乏明星,比如聖隆投資的王貴文、曾經的“股神”趙笑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