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陵晚報記者董紅偉
金陵晚報025—84686500熱線報道作爲建築工地的管理人,鄒師傅曾領着一幫工人苦幹兩個多月,可如今因爲攬下工程的包工頭胡某一直聯繫不上,他又不得不帶着數十工人到處討要工錢。
在他們找到街道、社區尋求幫助後,工作人員稱,有望通過發包方直接支付的方式,讓工人勞有所得。
只是,工程承包款與工人出具的工勤單之間的差額,成了雙方無法達成一致的重要原因。
工程結束,工資難拿
外地來寧打工的老鄒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後,得知玄武區紅山街道藤子村附近有一廠房改造工程,便介紹了做工程的老闆胡某前去承包工程。在老鄒的介紹下,胡某順利從工程發包方韓老闆處承包下該工程。因老鄒是此工程的介紹人,工程到手後,胡某讓他做了工地的主管。
今年2月份,數十名工人在胡某的召集下,開始進場施工。工人們說,在施工期間,胡某從發包方要了6萬元費用,作爲工人生活費,發放給工人。此後,工資就一直沒見蹤影。
經過兩個多月的施工,到4月中旬,這處廠房改造的工程主體完工,辛苦了兩個多月的工人覺得該結算工資了。可當他們拿着工勤單找到包工頭時,胡某卻稱,他沒錢發給大家,理由是發包工程的老闆沒給工程款。
工人們說,他們常年在外打工,這種情況遇到的也不是一兩起了,如果大老闆沒給錢,盯着包工頭也是沒用的。老鄒稱,他們起初對胡某都抱着理解,還配合胡某一起去找發包工程的韓老闆要錢,但去了幾次後,胡某就再也沒現身了。
人不照面,工頭失蹤
“電話打不通,人也不見面,好幾天了,就把我們丟在這兒傻等着。”老鄒說,衆人起初還以爲胡某湊錢去了,可一連幾天不照面,甚至連韓老闆都找不着他,這才意識到他可能是躲起來了。
而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人推測,胡某承包此工程,兩個多月看起來忙得很,實際情況是不但沒賺錢,可能還要虧本,這可能是他跑路的原因。而工地上不少工人,都有着同樣的猜測。
而在連續幾天找不到工頭胡某後,老鄒只好帶着工人們向工程所在地的藤子村社區和紅山街道求助。在社區和街道的協調下,他們終於和工程的發包方韓老闆一方直接對上了話。
工頭不在工資難覈算
老鄒稱,按照工勤單,目前胡某還欠他們工資總額約57萬元。可當工人們拿出工地工勤單及工資明細表,向韓老闆一方討要工錢時,雙方卻無法達成一致。
面對這份工勤單,韓老闆一方不承認的理由是,無法證實這份工勤單真假。而且即使工勤單是真的,也只能是對胡某有效,“我們只按照合同約定付款,多餘的款項應該是胡某自己掏腰包。”
韓老闆一方稱,根據他們此前與胡某簽訂的合同協議,工程款總額只有40多萬元。除去已支付的6萬元生活費,目前只剩下30多萬元了,無法按57萬元結算。
這20萬元左右的差額,成了除胡某不在場之外,問題難以解決的又一個原因。
街道擬請第三方覈算
昨天上午,數十名討要工資的工人來到紅山街道藤子村社區,紅山街道的領導和街道司法所昨天也趕到現場協調。
儘管包工頭行蹤難覓,但經過溝通,趕到現場的韓老闆一方的代表表態稱,儘快讓工人拿到錢回家,是他們同樣關心的事。在胡某不在場的情況下,他們也願意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直接給民工發工錢。可目前的難處在於,他們無法按照老鄒他們提供的工勤單發放,而只能按照合同協議支付工程款。
而老鄒等工人堅持要求按照工勤單結算,所以無法達成一致。
街道和司法所工作人員給出了最便捷的一種方法,即聘請雙方都認可的第三方機構,來覈算工人完成的工程勞務方面的造價。發包方按照覈算出來的勞務總價,直接跨過包工頭胡某,經過公證後,支付給工人。再讓工人根據工勤考覈,進行按勞付酬的內部分配。
如果工人不接受此種方案,那就只能到法院提起訴訟,讓法院來裁決此事。目前,街道正繼續協調此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