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書以名宴爲切入點,講述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經典名宴、名菜名宴以及名人名宴,並由古及今地講述了現代宴會的相關禮儀、傳統名宴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名人宴會的前因後果,呈現出歷史名人的別樣風貌。
上集回放:中華民族是較早懂得食蟹的民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最上乘的食蟹工具“蟹八件”是白銀製成。
二十九、螃蟹宴和大閘蟹(二)
螃蟹雖然味美,但是爲了健康,吃之前還要注意以下事項。螃蟹性寒,並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膽固醇,對於脾胃虛寒的人,患有慢性胃炎、潰瘍等腸胃疾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或者傷風感冒的病人,食蟹往往會使病情加重。食蟹有明顯的季節性,農曆九月吃雌蟹,農曆十月吃雄蟹。這兩個月份以外還能找到帶黃或者帶膏的蟹,不要吃得太多,因爲很可能是用其他手段催出來的。
選蟹的底線是,無論多便宜,蟹必須是活的,否則即便煮熟了也容易中毒。辨別新鮮的蟹主要有“五看”,一看顏色,二看個體,三看肚臍,四看蟹毛,五看動作。蟹的顏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個體要大而老健,肚臍要向外凸出,蟹腳上要蟹毛叢生,動作要敏捷活躍。其次,蟹並不是越大越好,最好選雄蟹半斤重,雌蟹四兩左右的。一定要選飽滿的,關係到蟹肉的甜美程度。這就是爲什麼兩隻蟹重量一樣,選個子比較小的更好。蟹的飽滿程度還可以從蟹背靠近臍部的縫判斷,從縫到臍部會有條紋,有幾條便稱作“開幾扇門”,開得越多越好,若是開得大到能夠看見蟹黃便是極品了。要是不怕被螃蟹夾的話,還可以用手捏一捏蟹腳,越硬越好。
許多人擔心螃蟹死了就不能吃了,便一次性煮熟存放起來,但是存放過久的熟蟹仍然容易導致中毒。如果一次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乾淨、陰涼、通風的地方或者冰箱裏,和其他食物分開,吃的時候回鍋煮透蒸透。人吃了不熟的螃蟹容易感染肺吸蟲病。據專家考證,把螃蟹稍微加熱以後吃,肺吸蟲病感染率爲20%;吃醃蟹和醉蟹,肺吸蟲病感染率高達55%;生食蟹,肺吸蟲病感染率高達71%。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一般要在55℃的溫水中泡30分鐘或者在20%的鹽水中醃48個小時才能殺死。生吃螃蟹還可能引發腸道發炎、水腫和充血等。一定要用高溫蒸至少30分鐘,才能把螃蟹徹底蒸透。烹製的時候還要用黃酒、白酒等浸泡,以儘量保證細菌被徹底消滅。
相比水煮蟹,蒸蟹纔是最正宗的吃法,特別是大閘蟹。如果是海蟹,先用水刷洗乾淨;如果是河蟹,先放在清水盆中,待其吐出泥沙以後再用刷子擦刷,直到洗淨泥沙爲止。把蟹螯(蟹鉗)和蟹腳彎轉,用細繩紮好,腹部朝上裝在盤中。上屜,用旺火、沸水、足汽蒸20到30分鐘(具體時間視蟹大小而定),聞到熟蟹香味以後揭開屜蓋,看到蟹殼變爲紅色即已經蒸透。蒸蟹最好用蒸籠把蟹平放其中。若是沒有蒸籠,可以隔水蒸,其間要開蓋把蟹上下翻身,裏外轉向,以保證加熱均勻。
食蟹時生薑必不可少,因爲生薑能夠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性溫熱,可以和性寒的蟹肉相補,甚至可以殺滅螃蟹體內殘留的細菌。除了準備生薑末或生薑絲就着吃,還可以在食蟹以後喝生薑紅糖水,因爲紅糖也有暖胃、祛寒的作用。生薑紅糖水是把洗淨的生薑切成極細的絲置於加了水的小鍋中大火燒開,加入紅糖,再以文火煨幾分鐘。
螃蟹和很多食物都不宜同時食用,否則便會有不良反應。比如,柿和蟹都爲寒性;梨味甘,微酸,性寒;花生仁性味甘平,但是脂肪含量高達45%,太油膩;泥鰍性溫補,而蟹性冷利;香瓜性味甘寒而滑利,除熱通便;冷飲寒涼。食蟹以後也不宜喝茶水,因爲茶水含有的鞣酸和蟹肉的蛋白質相遇以後會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塊狀物,出現“胃柿團症”。
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