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1月初的2100多點到3月底,底部已經擡升到2200多點。儘管升勢緩慢,但行情在猶豫中不斷走高,這是目前市場發展的主流基調。 (1)機構做多決心沒有動搖。近期行情演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保險、券商和房地產股輪番啓動。由於這些股票普遍市值較大,它們的啓動通常代表機構的操作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年初行情啓動的時候,房地產股是表現最搶眼的板塊,到4月份以後,這個板塊再次發力,這說明年初發動行情的資金並沒有在2400多點的調整中全身而退。那種擔心機構推高行情撈一把就走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從行業指數的情況看,房地產股和金融服務類股票都已經突破3月初的高點,這樣指數向上突破就有必然性。大盤股的漲跌是因,指數的起伏是果。金融股和房地產股創新高在先,指數向上突破在後,這是合乎邏輯的結論。
(2)個股分化說明場外增量資金沒有明顯進場。5月1日開始,創業板退市制度將正式實施。關於主板退市制度的議論也在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創業板和中小板個股紛紛向下調整,這跟大盤股輪番啓動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盤面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一批股票的上漲,要以另外一批股票的調整爲代價,個股強弱分化明顯,這種情況說明,整個市場的資金總量並沒有大的變化。買進一個股票,就必須拋掉另外一個股票,這是典型的存量資金行情。儘管在QFII額度和地方養老金入市方
面,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盤面個股分化越來越明顯,這說明資金總量是不變的。大部分的機構因爲倉位已經很重,所以他們的操作基本都有拆東牆補西牆的味道。
(3)成交量裹足不前說明市場人氣並沒有全面復甦。今年以來,行情儘管在緩慢上漲,但成交量卻裹足不前。過去兩年儘管大盤在調整,但以滬市爲例,日均成交量基本都在千億以上。成交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的資金面狀況和人氣狀況,如果日成交量始終在1000億上下徘徊,無法取得新的突破,那麼市場總體就依然會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對中小投資者來講,賬戶的市值有沒有明顯增長跟他們的操作行爲有重大關係。如果不賺錢或者賺的都是一些“買菜錢”,寄希望於中小投資者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市場是不現實的。
認清是存量資金推動行情發展還是增量資金推動行情發展,對實際操作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在存量資金推動行情發展的背景下,操作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剋制追漲衝動。存量資金行情很少會形成逼空上漲的局面,或者也不會出現整體持續大漲的格局。因此,追漲是沒有必要的。第二,保持充分的耐心。買進的時候,設定好價格耐心等待;賣出的時候,如果手裏的股票暫時還沒有漲,就要給它更多的時間。第三,見好就收,適可而止。既然是存量資金行情,有盈利的時候,你不跑別人會跑,所以沒有必要一路持股。達到盈利目標,就要及時退出來。瀚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