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州資深哈雷迷僅20多人中年男人佔絕大多數
本報訊(記者李立志)金屬外殼、大排量油門和巨大轟鳴聲,這就是哈雷摩托車給人的一種印象。而騎手的形象則是一頭長髮,身穿打滿了鐵釘和流蘇的衣服,戴着骷髏銀飾徽章,不時飆車。廣州禁摩已經多年,不過偶爾在廣州街頭還可看到如低音炮行駛的哈雷,不過他們並非如電影中的一副凶神惡煞的面孔,雖然也是如電影中同樣的打扮,但你還是可以湊上去拍照。
“很多人會以爲,哈雷就是叛逆青年。其實那是美國電影中的形象,你看我們是這樣麼?”在番禺迎賓路一間不起眼的小店裏,阿行坐在一張有點年頭的八仙桌旁,身邊是一溜閃着令人炫目的金屬光澤、形態各異的“哈雷”。阿行是廣州哈雷車隊的隊長,他微笑着對記者說:“廣州玩哈雷的,不超過20人!”
阿行告訴記者,廣州玩哈雷的有各種各樣的人,不過年輕人較少。“哈雷現在已經不是純粹的交通工具了,而是一種文化符號!”阿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玩哈雷,至今已收藏多輛哈雷,如今他在番禺開設了這家類似於俱樂部性質的車行,既經營有關的哈雷產品,又收藏各個不同時期的哈雷物品。
在車行停放有各種哈雷十多輛,沒有一模一樣的。阿行介紹說,哈雷一般少說也要二三十萬元,相當於一部豪華轎車的身價。即使是舊車,也要10萬元左右。在美國,擁有哈雷本身便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哈雷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進行改造。”
如果想真正去領悟哈雷的內涵,擁有一輛哈雷還只是開始,真正的玩家還需要一身哈雷的行頭。在多年的玩家生涯裏,阿行還收藏了衆多的印有哈雷標誌的外套、皮靴、皮夾克,還有各式各樣的哈雷火機、皮帶扣、眼鏡等小用具。“這些都是哈雷獨特的標誌,不過這些獨特的服飾價格也不菲,價格可達上萬元,玩這個都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中年男人佔了絕大多數。”
在阿行的陳列室,整齊地擺放着他心愛的藏品。有的是朋友存放在這裏的,有的則是可以出售的。服飾和配件投入也是一個無底洞,一件皮衣也要上千元,不是誰都能消費得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