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多樂士塗料被內蒙古質監部門判定爲不合格產品,因其耐洗刷性不達標。繼服裝品牌ZARA被抽檢出存在虛標用料成分、色牢度不夠等問題後,雅培奶粉也被指相關營養物質含量不達標。洋品牌光環失色的現象說明,洋品牌並非絕對的優質代名詞,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也有諸多漏洞。
-以次充好
洋品牌存在“軟歧視”
多樂士進入中國一直定位是“中高端”品牌,但此次抽檢出的不合格產品,是多樂士特銷中國的低端產品,通過以次充好來牟取更高利潤。
不少消費者表示,一些洋品牌的質量標準“中外有別”,“在巴黎看到的ZARA,質量比國內的好多了”。目前,ZARA並未針對問題產品發出退換貨處理辦法。
此外,一些洋品牌對待中外兩個市場採取不同的售後服務和態度。市民孟女士表示,很多洋品牌在中國沒有設立統一的售後服務電話,其售後服務和退換貨的規定也很苛刻。據瞭解,在商品售後環節,有些洋品牌在全球召回有缺陷商品時,中國消費者卻沒有同等待遇。而如此做法的理由是,這些產品符合中國國標。
強生嬰兒洗髮水去年被曝含有可致癌物質。自2009年以來,強生產品在各國被召回25次,但這些召回幾乎未涉及中國,其改良產品也只在英、日等8國銷售,中國市場上所售的強生產品仍含有毒物質。強生公司表示,他們的產品完全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不會召回相關產品。業內人士認爲,強生此舉實是推行雙重標準,是對中國消費者權益的忽視。
有專家分析,中國當前許多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並未建立健全,許多行業標準過低或過粗,這給跨國公司執行雙重標準鑽了空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