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倩
近來,南京紅燒肉添加“肉寶王中王”事件被報道後,一時間引發人們對食品添加劑問題的關注。用不用調味劑?本報記者走訪長沙市場後,得到的回饋是“很糾結”——不用,似乎很難應付食客挑剔的口味;用吧,面對詭異的“添加劑”又很忐忑。
食品添加劑之於食物,好比化妝品之於美女。古人曰:“秀色可餐”,美人底子好,稍加打扮那叫一個錦上添花。古人又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因此,呈上食物之時,那肉味更香、色澤更潤、觸感更柔者自然更合食客的心意。
但是,非法食品添加劑就好比劣質化妝品,鉛超標、汞超標,雖能增白亦能致斑;水楊酸、熊果酸,憑你怎麼換膚,見了光就得死,胡亂使用甚至不顧後果的使用,難免出現美人“尚未遲暮,早已毀容”的尷尬。
食品添加劑並非完全不可使用,如報道中所說,咱也有認證標準,只要符合條件,但用無妨。問題是,市場上食品添加劑真僞莫辨,優劣難分,可用與亂用沒有明白區隔,監管也難到位,“秀色”很多,但是放心可餐的又有多少?
筆者以爲,食以飽腹,增香調味過度,那是背離了消費需求的本源。就像再漂亮,如果沒有健康,美麗將無所依附。食品再美味,沒有安全,又如何令人安心?但願咱泱泱中華美食,早日走出食品添加劑的陰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