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蕾蕾(公司職員)從當年爲孩子買奶粉、尿布、玩具,到現在爲自己買化妝品、服飾,從網上淘貨採購爲我省掉了不少時間和金錢。然而最近,我發現自己落伍了。公司裏不少同事已經從國內淘寶族“進化”成“海淘”族了。
我想急起直追,因爲“海淘”確實更省錢:一款荷蘭品牌剃鬚刀在國內專賣店賣2390元;從美國“海淘”,算上快遞費只要約400元!
然而,擺在面前有兩條坎:一是入門的門檻高,光有網購經驗不夠,還要有外語、關稅知識和操作流程知識,積累經驗玩轉海淘的“學費”是很高的,也許只有白領小青年纔有這份熱情和時間,去琢磨和歷練成“海淘族”。二是適合我“海淘”的商品不多,我算不上是網購迷,從“投入產出比”看,爲偶然淘幾件東西,花那麼多精力做事先準備和“海淘”,是否合算是個問題。
“海淘”的門檻有多高?達人告訴我:要學會這一套,煩着呢!
由於主要淘寶地在美國,所以爲付款,首先,必須要辦一張人民幣雙幣支持的VISA、萬事達信用卡,美國購物網站大多接受中國雙幣信用卡。
其次,要尋找折扣返利網站。大型購物網站都有返利,爲了得到額外的折扣,購物前先要花工夫從購物網站找到最划算的折扣代碼,購物時填進折扣欄。
再次要註冊一個轉運快遞公司。有些購物網站沒有直郵中國的服務,必須先註冊一個快遞轉運公司充當代購人的角色,由轉運公司在免稅州轉運倉庫代收後發往中國,從而合法避稅。從這個意義上說,“海淘”是半個代購,還得依賴海外代購商家。
最後,要申請Paypal這種國際的支付寶賬戶,進行海外支付收款和提取返利款,而且不能以只能進行人民幣交易的中國貝寶代替。
費工夫搞定這些入門前的準備,再花大量時間“海淘”,但每年只做幾筆個人採購,你說划得來嗎?也許是我並不需要奶粉、剃鬚刀之類熱門海淘商品的緣故,我還是喜歡在國內網購。偶然需要到國外購物的話,我會請國外的親朋“人肉”代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