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倡導殯葬改革、厚養薄葬、文明祭祀,除了人們要轉變觀念外,政府出臺制度和硬措施是關鍵。
首先,文明殯葬形式應大力推廣。這些年,樹葬、海葬、塔葬、花葬、草坪葬等形式被人們接受的程度越來越高,大連海葬實行免費,受到人們的好評,樹葬因其“逝去的生命又化作一片綠色長留人間”,也受到許多逝者親屬的推崇。但是,大連目前可供樹葬的墓園僅有兩個,一個在中山區的中山紀念公園,一個是郊區的龍山紀念公園。既然樹葬兼有紀念、經濟、環保的特點,尤其是具有不佔地的優勢,政府部門就應該大力推廣,增加樹葬墓園。對於不要墓碑和不保留永久性骨灰的樹葬,應像海葬那樣迴歸公益,費用全免。
其次,在街道、山林燒紙的祭祀形式要從根本上杜絕。在春節、清明等一些特定日子,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在“燒紙”,既污染環境,又容易釀成火災。大連市有關部門曾多次發文制止,並有“在街道燒紙罰款”的相關條文,但基本上是禁而不止。制止這種不文明的行爲其實很簡單,一是從源頭上堵住貨源,不準生產出售;二是對有令不行的人真正予以處罰,而不是停留在只“牆化”不強化的“一紙空文”上。
再者,要大力倡導花圈租賃。這幾年,筆者每年都會到殯儀館參加幾次葬禮,所送的花圈全是在現場買的,價格不低。這些花圈轉瞬間化爲灰燼,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希望殯儀館內的花圈只租不售,既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悼,更重要的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朱愛華)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