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5日、16日,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東線抵達濰坊採訪。採訪團對濰坊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及“四個濰坊”建設的情況進行了深入考察。三元朱人創新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菜博會上各路遊客洋溢的幸福笑臉,濰柴動力等企業靠自主創新逆勢突破的成績令採訪團成員讚歎不已,尤其是濰坊市今年提出的建設“四個濰坊”的發展理念,更讓全國各地的記者們對這座有着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確定一個新戰略:打造“四個濰坊”
儘管不是週末,但在濰坊壽光的菜博會主展區依然是熙來攘往,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在這裏有了最完美的融合,逛菜博會已經成了濰坊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休閒選擇。菜博會上留給各路記者印象最深的除了蘊含高科技的農產品,還有濰坊人一張張洋溢着幸福的笑臉。
“幸福”是貫穿濰坊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詞。在今年初的黨代會上,濰坊新一屆黨委提出了加快創新濰坊、文化濰坊、生態濰坊、幸福濰坊“四個濰坊”建設的戰略任務,建設幸福濰坊被認爲是重要亮點。
根據規劃,建設“創新濰坊”要通過加大創新投入等方式,顯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產業核心競爭力、體制機制活力和人才支撐力,促進創新創造創業創優,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建設“文化濰坊”要強化文化力量,提升人文素質,打造誠信品牌,顯著提升先進文化引領水平、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和城鄉社會文明水平,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建設“生態濰坊”要通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等,着力打造優美的自然生態、和諧的人文生態、優良的社會生態,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城市。建設“幸福濰坊”要讓人民羣衆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方便的醫療、充分的就業、完善的保障、滿意的公共服務,加快建設物質富裕、精神滿足、安居樂業、社會公平、人文關懷的幸福城市。
記者瞭解到,在提出“四個濰坊”大的發展方向的同時,濰坊市還確定了更爲直觀也更爲具體的目標。在發展經濟方面,濰坊明確要求到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而在今年1—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到22.1%,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達到20%;在做強文化方面,濰坊要打響“誠信濰坊”品牌,以青州姜農郭慶剛爲代表的誠信典型不斷涌現,通過八大文化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等形式,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實施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改善環境方面,濰坊要讓城市呈現青山綠水、藍天碧海、絢麗多彩的景象。在改善民生方面,濰坊提出了到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翻番,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加快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等一攬子民生指標。
圍繞一個大內涵——堅持科學發展
在濰柴集團高新產業園的科技展館中,採訪團注意到一臺綻放着肽藍色光芒的“藍擎”WP12發動機。據濰柴工作人員介紹,其高速大功率“藍擎”發動機達到國Ⅴ排放標準,在經濟性、可靠性、環保性等方面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它同時也是中國首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歐Ⅲ發動機。濰柴動力近年來始終堅持走自主創新和內涵式發展的道路。濰柴的發展方式也是濰坊堅持科學發展觀、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作爲經濟總量位居全省前四位的重要城市,濰坊市將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擺在了重要位置。在創新方面,把創新作爲推動發展的動力之源、活力之源和戰略資源,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6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8個,重點實驗室12個,產學研聯合基地126個,所有省級開發區全部建成運營高新技術孵化器,加快向高新技術園區轉型。濰坊市目前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3%。
在改革方面,濰坊市深入推進金融改革,引進股份制銀行6家,成立了4家投融資平臺,發行全國首家市級中小企業集優票據,成立了全省首家農村商業銀行和首個文化產權交易所,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到39家,總數居全省首位。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投資項目市、區一體化審批機制和審批提速年度目標責任制,投資環境不斷優化。
在產業優化升級方面,濰坊大力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全面加快三次產業優化提升。全面提升工業經濟競爭力,實施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植髮展工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32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24.9%。全力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堅持擴大總量與提升水平並重,去年,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爲3748.9億元、3001.5億元,年交易額過10億元的市場達到36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34.5%。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堅持以安全、優質、高效、品牌爲主攻方向,全市優質農產品基地發展到520萬畝、品牌達1604個。
濰坊堅持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城鎮化步伐。實施規劃佈局提升、功能品質提升、產業素質提升、環境提升“四大工程”,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49平方公里,人口129萬;加快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壽光、諸城、青州、高密四個市進入全國百強,去年壽光、諸城地方財政收入進入全省前五名;加快提升小城鎮綜合實力。去年完成鎮域產業投資1801.6億元、增長23.1%。
確保一個最基本——民生優先
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瞭解到,5月初,濰坊市宣佈已再次大幅提高社會救助標準,中心城區的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330元提高到360元,全市農村五保集中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3000元,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2200元。增加對低收入羣體的補助是濰坊今年以來民生優先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市委書記許立全看來,“四個濰坊”的發展戰略中,幸福濰坊雖然排在最後,但卻是核心,“努力構建幸福濰坊,就是讓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他說。
爲打造幸福濰坊,濰坊多項具體措施已在實施。去年全市民生支出佔財政收入比重達到52.2%,濰坊加大富民惠民工程投入,實施教育惠民、就業增收、社保體系完善、醫療服務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文化惠民、交通暢行、安居性住房、飲用水安全、城鄉環境整治等“十大惠民工程”。其中,濰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連續七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9%。今年,濰坊市政府提出繼續辦好校車配備、所有鎮街垃圾統一處理、家政服務體系建設等10件民生實事。
在社會事業方面,濰坊正加快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今年濰坊將突出搞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免除特殊教育學校所有盲聾啞孩子的生活費,免費提供放心餐、營養餐;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將把農村衛生室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落實政府補助、購買服務、一般診療費等政策,調動鄉村醫生的積極性,方便百姓就醫。
“民生優先是在濰坊採訪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一位記者感嘆道。儘管“四個濰坊”的戰略目標剛進入實施階段,但“四個濰坊”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民生優先的發展理念不僅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也讓採訪團記者感嘆。“‘四個濰坊’體現科學發展,既強調統籌發展,又保證民生優先,以羣衆幸福感爲核心,相信‘四個濰坊’將帶領濰坊向幸福出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