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紅橋區咸陽北路街旺蒼樓裏,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紅娘大姨”。說起她,街坊四鄰都會豎起大拇指:“她可是個熱心腸的好大姐啊,誰家的孩子找不着對象,她都會義務幫忙……”她就是楊雁琴。
一當紅娘就上了癮
今年50歲的楊雁琴由於常年熱心給人牽線搭橋,被大家親切地喚作“楊姨”“紅娘大姨”。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楊雁琴家中,見到了這位“紅娘大姨”。楊雁琴性格開朗,健談,臉上總是掛着親切的笑容:“很多時候,挺好的兩個年輕人就是碰不上,幫他們牽個線,搭個橋,促成段姻緣,挺美的一件事啊。”
談起當紅孃的經歷,楊雁琴說:“那得從十幾年前說起。我退休前是廠辦公室主任,由於廠裏來了許多外地大學生,爲了讓他們能留下安心工作,我就主動幫他們找對象,結果還真介紹成了好幾對。”從此以後,楊雁琴當紅娘上了癮。
把“事業”發展到社區
200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楊雁琴和一位片警聊天時得知,社區裏也有許多年輕人沒有談戀愛,而且很多人互相都不認識,於是她就把自己的紅娘“事業”發展到社區中來,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一開始由於沒有經驗,楊雁琴牽線的成功率並不高,她心裏合計:“是不是因爲自己身邊的人選太少?”於是,她想方設法擴充自己的資料庫,甚至有時候去別的地方“自薦”。漸漸地,知道楊雁琴的人越來越多,她牽線的成功率也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社區居民口口相傳,介紹對象,你得找楊姨。
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楊雁琴的母親患上腦溢血,2006年因爲工廠不景氣,楊雁琴下崗,每月僅有300元生活費。但她還是樂觀生活,依舊義務爲人牽線搭橋。就在母親下病危通知書的當天,楊雁琴還在給人介紹對象,安排相親見面。楊雁琴告訴記者:“我覺着吧,紅娘是個不能回頭的職業,幹了就停不下來。我是越幹越操心,看着有些挺優秀的大齡青年搞不着對象,心裏比他們還急啊。”
發愁手頭“資源”不多
在楊雁琴的家中,記者看到她的牀邊有16個大本,按照不同單位、學歷、性別等分類,記者粗略地數了一下,每個本上大約有幾十名單身者的資料,也就是說她手中已經掌握着上千人的資料了。“您能記得一共介紹成多少對新人嗎?”記者問。楊雁琴笑着答道:“那太多了,至少得有一百多對了,光上個月(4月)結婚的就有4對,他們都請我去喝喜酒了。看着自己介紹的大齡青年走到一起,是我最高興的事。”
採訪中,楊雁琴告訴記者,目前她最發愁的還是覺得自己手裏的資料不夠多,要是能和一些企業或者單位聯合,舉辦一些大型的相親活動,那樣肯定要比自己“單打獨鬥”的成功率要高。“別人總誇我,還給我封個‘紅娘大姨’,其實我做的事兒並不偉大,家長們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終身大事,我給人牽線成功了,也算給人家解決點實際困難,要是家家戶戶都沒難題了,那這社會不就更和諧了……”楊雁琴笑着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