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袁帥實習生潘陽
6日,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金星凌日”精彩呈現。這是本世紀的第二次“金星凌日”,也是最後一次,下一次是2117年12月11日,要再等上105年。當日,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科普基地在文化廣場設立觀測點,指導市民觀測“金星凌日”,普及有關天文學方面的科普知識。
晨練市民觀測“金星凌日”
感覺像一顆小黑痣在太陽臉上
6日6時45分許,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科普基地負責人李振軍等人來到文化廣場,架起一臺天文望遠鏡。透過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太陽的一側有一個小小的黑點。由於太陽是在運動着的,科普基地工作人員要經常調整天文望遠鏡,讓大家看到“金星凌日”這一天象奇觀。李振軍說:“最近幾天經常下雨,我一直擔心6日這天的天氣狀況,現在看來觀測條件較好。”
在文化廣場晨練的市民看到天文望遠鏡,三三兩兩地圍攏過來,好奇地詢問,並自覺地在天文望遠鏡前排隊,依次觀看。77歲的趙先生剛剛打過太極拳,他看過“金星凌日”後告訴記者,就像有一顆小黑痣在太陽的臉上一樣。當聽科普基地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次“金星凌日”是2117年,也就是105年後,趙先生爲自己能看到這一天象感到幸運,他還特別拿筆詳細記錄下工作人員的介紹,準備回家講給家人聽。
“金星凌日”又稱“小日食”
整個過程持續6個小時40分鐘
據李振軍介紹,“金星”是除太陽和月亮之外,天空中最明亮的天體。我國古代稱之爲太白,早上出現在東方時又叫啓明,傍晚出現在西方時也叫長庚。“金星凌日”持續時間通常是幾個小時,本身不具有太高觀賞性,不過比較罕見,它以兩次爲一組,兩次之間間隔8年發生凌日,而每組之間的間隔卻可長達100多年。上一次的“金星凌日”發生在2004年6月8日,今年6月6日的這次是本組的第二次。而下回再發生這一天象,就要等到2117年12月11日了。
“金星凌日”的原理和日食類似,即金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三者恰好在一條直線上時,金星擋住部分日面而發生的天象。因此,“金星凌日”又有“小日食”之稱。金星就像一個圓形的小黑痣,緩慢滑過太陽圓臉,整個過程將一直持續6個多小時。在凌日時間段內,凡是可目睹到太陽的地方,就可看到“金星凌日”。因爲在八大行星中,地球與金星相距最近、視差最大,所以各地在不同的經、緯度觀察“金星凌日”,可能有幾分鐘的誤差。以長春地區爲例,整個“金星凌日”過程有幾個特別的時刻:6:09凌始外切(金星將要進入日面)、6:27凌始內切(金星剛剛完全進入日面)、9:30凌甚(金星和日面中心距離最近)、12:31凌終內切(金星開始離開日面)、12:49凌終外切(金星剛剛完全離開日面)。
觀測用太陽觀測鏡
不能長時間凝視太陽
李振軍表示,觀看“金星凌日”時,要注意保護眼睛,切不可用肉眼或佩戴普通太陽鏡直接觀測。爲充分減弱太陽光,市民可以使用太陽觀測鏡、電焊工頭盔上的濾光片,或者把兩三層膠片放在一起。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觀測,都不要長時間地凝視太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