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時間6月19日凌晨4時,美國衆議院全票通過表決,對1882年排華法案等歧視華人的“醜陋法律”表示道歉。提出該議案的華裔衆議員趙美心說:“這是美國華裔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一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達巍在回顧排華法案的歷史時說,這一法案與19世紀美國盛興的種族主義思潮密切相關。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加州興起的“淘金熱”傳到了大洋彼岸,華人開始大量進入美國。隨着“淘金熱”降溫,華人勞工逐步進入美國礦山、農場、工廠,在美國大規模修築西部鐵路過程中,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累計招收了10萬名華工參加了鐵路建設。
在爲美國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大量涌入的華人與白人之間的衝突開始顯現。1873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愈來愈多的白人把失業歸咎於吃苦耐勞的華人。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將華裔定居者的移民和入籍程序凍結10年。此後,美國數次擴大法案的適用人羣,對華裔作出愈加嚴格的限制,禁止華裔的配偶子女移民美國等。而這一法案也成爲美國唯一一部以法律形式、以政府的名義,所謂的“合法”排斥、迫害少數族裔的法案。
排華法案的廢除與美中關係的改變有着直接關係。達巍分析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成爲反法西斯同盟國,排華法案成爲中美關係的障礙。經羅斯福總統提議,美國國會於1943年12月17日廢除了所有排華法案,但移民限額仍被嚴格控制在105名之內。1965年10月3日,美國國會通過《補充移民國籍法案》,調整東西方移民限額的比例,並規定每個國家一年向美國移民不得超過2萬名。以這次法案爲標誌,中國人才得到形式上與別國相同的待遇。
“道歉雖然來得很晚,但這也是一種遲到的公正。”達巍說,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一直將“人生而平等”標榜爲其立國理念,無論歷史還是現實,包括華人在內的少數族裔移民對美國的發展都有着巨大的貢獻,但都遭到過不公正的待遇。2008年7月29日,美國衆議院經過口頭表決,通過了一項要求國會就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制度等歷史問題向黑人道歉的提案。此前,美國國會曾通過法案,就二戰時期關押日裔美國人表示道歉,也曾就1893年推翻夏威夷王國向夏威夷原住民表示道歉。
達巍表示,就排華法案作出正式道歉,則與華人在美國國內政治中分量不斷增強有直接關係。隨着近年來美國華人數量的增加,美國政界逐漸認識到華人選民的價值,政府也很難忽略華人的聲音。在華人議員及華人社團的持續推動下,2009年,加州議會就排華法案向加州華人正式道歉,去年10月,美國國會參議院全票通過了第201號議案,爲排華法案表達歉意。
這次遲來的道歉既是對歷史上美國華人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告慰,更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國家,唯有真正的公平與尊重纔是不同族羣和諧共處的根本之道。而我們不僅期待應有的道歉,更期待類似的歷史不公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