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發佈公告,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共計1250億元。
這是央行自6月下旬以來連續第十週於公開市場進行逆回購操作。隨着逆回購的大規模頻繁使用,準備金率下調等貨幣工具的使用時點將可能進一步推遲。而基於對物價、房價反彈的忌憚,央行自二季度以來貨幣調控放鬆的節奏或將放緩。
逆回購時間創紀錄
“央行本週一上午就向交易商進行了7天、14天逆回購操作詢量,繼續開展較大規模的逆回購操作,意在避免略微回暖的資金面重新收緊。”有銀行交易員指出。
近期央行逆回購操作呈現出節奏加快、力度加大等特點。自6月26日以來,央行已連續十週於公開市場進行了逆回購操作,創下自2002年6月以來連續逆回購操作的最長時間紀錄。上週,央行拋出365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週淨投放規模創下七個月來單週最高。
準備金率引而不發
逆回購的頻繁使用,削弱了市場對於8月準備金率下調的預期。此前,央行曾於2月、5月兩次下調準備金率,在6月、7月央行兩次下調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市場曾一度認爲8月將是央行準備金率調降的時間窗口。不過,隨着央行逆回購的日趨常態化,市場對於短期內準備金率下調的預期明顯趨弱。
“作爲短期平滑資金壓力的工具,逆回購對於目前階段性的調整比較有效。而下調準備金率則會通過乘數效應對未來物價房價的走高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
貨幣政策面臨兩難
逆回購的連續使用以及準備金率的引而不發,凸顯出貨幣政策所面臨的兩難局面。專家認爲當前政策放鬆的節奏和力度將有所降低。
“既要保證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又要穩定市場對房價和物價反彈的預期,我國貨幣政策工具面臨着兩難選擇。”社科院研究員易憲容認爲,過去兩個月央行的連續降息雖然有利於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樓價的反彈。
“7月房價上升的城市較6月增加,加上物價呈現反彈苗頭,都是央行必須權衡的事情。”易憲容指出。 “目前廣義貨幣(M2)增速已接近年初定下的調控目標,加上下半年物價、房價可能上漲帶來的新壓力,政策進一步寬鬆還需謹慎。”連平認爲。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