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總理像、思源堂、芝琴樓……這些南開學子最熟悉的校園建築,將在南開大學津南新校區重現。日前,南開大學校長龔克透露,新的南開校園不僅將更加現代化,也將承載“老南開”的記憶。
“南開大學標誌性的大門,將依然朝南開。”龔克介紹說,除了標誌性的校門,在新南開圖書館與綜合業務樓前的廣場中心,將有一座與八里臺校區主樓前一樣的總理像。而從新校區西門進去,迎面便會看到“校史紀念區”。在這個區域,歷屆南開學子熟悉的思源堂、芝琴樓等老校區現存的歷史風貌建築都將在新校區得以呈現。
南開大學著名的“思源堂”始建於1923年,1925年落成並投入使用。它是科學館,也就是理科教學樓,是當時全校最爲考究的一座建築。整幢大樓具有西方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共三層,底層半層“臥”入地下,即地下室。高臺上的大門前是六根古羅馬大石柱。門旁兩盞大燈,燈蓋朝天,造型別致;銅製燈架,閃閃發光,顯得富麗堂皇。1937年7月,日本侵略軍瘋狂轟炸南開大學,其他樓房全部夷爲平地,唯有思源堂未被摧毀。儘管它變得千瘡百孔,但依舊傲然矗立在校園內。如今,思源堂是南開大學醫學院的教學樓。芝琴樓則是南開建校初期的女生宿舍。抗戰勝利後,芝琴樓經過修繕仍作爲女生宿舍及招待所,如今用作辦公場所。芝琴樓和思源堂都是南開大學遷至八里臺後第一批興建、至今依然保持當年風貌的建築物。80多年來,它們默默見證了歷史的風雨滄桑。
除了保留原有風貌建築,南開新校區最有特色的建築要數總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大學生活動中心。新的大學生活動中心以“西府海棠”爲建築造型,盛開的海棠花象徵着青春、活力和希望。該中心坐落於新校區最大的湖面西岸,部分建築懸於水上。與新校區大部分建築外立面以紅磚爲主不同,該中心的外牆部分使用玻璃幕牆,形態自由發散,將成爲新校區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