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晚網訊 (渤海早報記者孫毅)由市文聯、市民協主辦的第三屆天津民間藝術展在天津國展中心舉行。連日來吸引上萬名民間手工藝愛好者到場參觀,尤其在本報“尋訪天津民間手藝絕活”活動中涌現出的民間藝術“新品”“新絕”“新技”讓參觀者流連忘返。
市民協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天津民間藝術展徵集到500餘名民間藝術家及民間藝術愛好者的作品近千件(套),涵蓋近百個藝術門類。作者當中,最年長者94歲,年齡最小的只有15歲。參與者的年齡結構趨於年輕化,文化層次有所提升,其中不乏大學講師和在校大學生。最終,260餘件(套)各藝術門類的精品之作入展。展覽分爲“大師風采”“天津記憶”和“山花爛漫”三個展區。
“大師風采”展區展出了由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認定的本市常誠的布雕、王玓的麪塑、張福海的糖塑等11位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的經典作品。“天津記憶”展區是本屆展覽隆重推出的一個全新展區,涵蓋彩塑、雕塑、紫砂塑、剪紙、布雕、布藝、葫蘆彩繪、微型製作、竹雕、毛猴製作等近20個藝術門類的藝術精品。“山花爛漫”展區則展出了市民協會員及民間藝術愛好者的精品之作,其中包括由本報“尋找天津民間手藝絕活”活動中發現推薦的糧食畫、羽毛畫、紙織畫等往屆民間藝術展不曾出現過的新藝術門類作品。河北省張先生從渤海網上看到了民間藝術展的消息,昨天特地來觀展,他告訴記者:“在這裏能夠看到衆多的民間藝術精品感到很滿足。我在業餘時間也製作一些麪塑和泥塑,但無論意境和做工都比不上展出的作品。有的專家說一些民間手工藝是‘源於外埠興於天津’,看來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