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高考錄取或將與體育成績掛鉤!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文稱《意見》),意見提出,要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這意味着,考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成績也將成爲高考錄取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此,省教育廳和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已收到相關文件,具體政策將按照教育部要求部署推行,但目前尚無實施時間表。多位業內人士建議,相關部門應仔細斟酌高中體育水平測試的評定標準,並適當將考試難度降低,避免成爲選拔考試,影響學生升學。
廣東:
體育科以往並未納入高中水平測試
根據《意見》要求,要將學生日常參加體育活動情況、體育運動能力以及體質健康狀況等作爲重要評價內容,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做法,推進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有效發揮其對增強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
事實上,目前,國內一些省市已開始嘗試把學生體育成績與高考錄取掛鉤,如江蘇省要求,應屆考生的學業水平測試每科目都必須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綜合素質評價每個方面都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才能讀二本以上院校。而在廣東,以往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生須在指定的三門文化課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達到C及以上等級,才能報考第一批本科院校,而體育則不在學業水平測試的科目之內。
雖然在過去,體育成績不作爲廣東高考的參考標準,但據記者瞭解,從2007年起,廣東高考將考生綜合素質評價錄入考生電子檔案,其中包含體質健康、體能素質等指標。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沒有量化的標準界限,這份綜合素質評價報告並未起到實質性作用,體育成績的好壞也並未成爲高校錄取的必要指標。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還指出,從明年起,教育部還將按生源所在地分省(區、市)公佈高等學校新生入學體質健康測試結果。
建議:
勿將體能作爲評分的唯一標準
記者多方採訪發現,對於將體育科納入高中學科水平測試,中學的體育老師們普遍支持。廣州市鐵一中學體育老師張戈透露,幾年前業界已經開始討論,參考中考體育考試,將體育成績作爲高考升學的標準之一。
在張戈看來,將體育科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無論對於學科的發展還是學生的成長都是利好。多年從事體育教學工作的他發現,不少學生在完成中考體育考試後,鍛鍊的熱情就越發減少,高中生的體質隨之越來越差。“體育與其他文化課一樣,都是一門嚴謹的科學,都對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響,但以往的應試教育將其作用淡化了不少。”張戈認爲,將體育成績作爲高考錄取標準,無疑是國家引導素質教育的一個“風向標”。
在一片贊同的聲音中也有家長在憂慮:“我的孩子體能差,體育確實很難考及格,難道就堵了上重點大學的路?”讓高一學生家長陳女士更爲擔心的是,學生進入高三緊張的備考後,投入體育鍛煉的時間和精力無疑會減少。要保證體育和文化課雙達標,恐怕會在無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負擔。
對此,老師們呼籲,教育部門要在成績的評定機構和評定標準上仔細斟酌,避免因各校的主觀評分造成不公平。“衡量一個學生體育成績的好壞,不能只看身體素質,更要將是否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認真上課等評價在內。”老師們建議,爲了讓師生們更好地適應和調整,高中體育水平測試的難度應適當降低,避免將其演變成選拔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