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研究的《幾種動物重要疾病分子免疫學檢測技術研究及試劑盒研製》和《食藥領域有害物質的環保、快速、多殘留檢測體系研究》科研項目分別獲得2012年度天津濱海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新項目將分別在動物檢疫、食品藥品安全檢測兩方面提升檢測效率,並已經在其他進出口岸實際應用。
8種重要動物疾病檢測時間減少
據瞭解,《幾種動物重要疾病分子免疫學檢測技術研究及試劑盒研製》課題屬於動物檢疫技術領域。涉及瘋牛病、羊癢病等8種動物重要疾病檢測。在天津口岸,進口量最多的是活體牛、種豬等,準確、快速的檢測不僅能爲國內畜牧業安全提供保證,也可減少動物在隔離場等候時間,提升效率。
通過利用分子生物學和分子免疫學技術,研究人員完成了對幾種重要的動物疾病的檢測方法的優化和相應試劑盒的開發。“試劑盒的開發是這一科研項目的一大亮點,檢測人員不需要採集到血清後分步檢測,只要直接將其放到試劑盒內就可以了。”天津檢驗檢疫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應用該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對幾種動物重要疾病檢測至少節省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豐富檢測手段的同時,還提高了檢測效率。目前,新檢測方法已經在5個進出口岸檢驗檢疫系統內進行實際應用,且應用效果良好。
食品中藥檢測前處理過程優化
《食品及中藥中有毒有害物質的環保、快速、多殘留檢測技術體系的研究》項目屬於食品藥品安全檢測技術領域。隨着自動化儀器的不斷出現,單一目標物或相同性質殘留物的儀器檢測過程變得異常簡單、快速,分析一個樣品僅需要幾分鐘到十幾分鍾即可。然而,提取、淨化等前處理步驟卻變化不大,往往佔據分析檢測過程的大量時間。同時,有毒有害物質種類繁多,性質差異大,現行通用的高通量多殘留檢測技術相對較少。此外,前處理過程複雜、繁瑣,往往造成提取、轉移、殘留等多類損失,進而導致分析誤差的增加。前處理過程中大量使用有毒有害試劑,也會對操作人員與環境都造成嚴重的危害。
《食品及中藥中有毒有害物質的環保、快速、多殘留檢測技術體系的研究》項目通過優化現有的前處理過程、合併檢測過程,構建環保、快速和多殘留的檢測技術體系,從而提高食品及中藥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的速度、效率和環保性,增強口岸檢測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目前,該項目研究成果已經轉化成兩個國家標準。通過應用該項目研究方法,在天津口岸出入境奶粉、肉類中,激素類藥物的檢測量達到12000項目次每年。記者韓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