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人車抵達京津高速東麗收費站
天津北方網訊:當你行駛在高速上,忽然發現鄰道的車內並沒有手握方向盤的駕駛員,別太驚訝。昨日上午,一輛黑色途勝越野車在“無人駕駛”情況下行駛114公里,歷時85分鐘,安全平穩地抵達目的地京津高速東麗收費站。與其他汽車不同的是,這輛由軍事交通學院研製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完成了一項創舉,首次在官方認證下完成高速公路測試,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在昨天的測試中,根據要求,智能汽車要行駛的車道類型包括四車道、三車道、二車道、匝道;主要的測試科目爲循線行駛、跟車行駛、自主換道、鄰道超車、自主超車、人工指令行駛六個部分。爲確保安全,智能汽車裝有應急控制裝置,緊急情況下可立即實施人工強制干預。本次測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北京理工大學等第三方認證組給出的結論是:全過程無人工干預,試驗順利完成,達到了預期目的。
無人車的外觀上除了外架的幾個“大眼睛”外,和普通車並無太大區別。這些“眼睛”包括有3個普通雷達、2個高檔次雷達、3個攝像頭和1個GPS等傳感器設備,能幫助無人車識別路況。而無人車最大的奧祕是車內的“大腦”,兩臺計算機和一臺備用計算機組成的執行系統用來處理所有信息,另外還有一個很小的工業控制用的單片機來處理車內底層所有的操作,讓無人車可以自主進行包括剎車、油門、制動、換擋等動作。高速上車況複雜,沒有車輛注意到這輛無人車,“嗖嗖”地在無人車旁穿來穿去,但是由於此前反覆的試驗和精準的設計,無人車“淡定地”檢測到這些行爲並很好地完成了穿插、超車等動作。在昨天的全程行駛中,無人車共實現自主超車12次,被動超車21次,換道36次,總的自主行駛時間85分鐘,平均時速79公里,最高時速105公里。
“除過收費站時,需要人爲干預外,將實現全程無人駕駛。”軍事交通學院汽車工程系的徐友春教授作爲研發人員告訴記者,事實上,無人車裏並不是一個人都沒有,測試過程中,他和幾位專家都會坐在車裏全程監控智能車的表現,確保車輛在行駛中的安全。
這輛無人駕駛智能車已經擁有超過一萬公里安全測試行駛的“經驗”,無論應對城市環境道路還是鄉村環境道路都表現穩定,在今年的“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中奪得了總成績第一。(記者趙暉攝影姜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