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對夫妻以換房爲由騙賣長輩住房,獲款全部用於償還賭債。昨天上午,紅橋區法院開庭審理該案並當庭宣判,一審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兩名被告人9年6個月和9年的有期徒刑。
本市男子郭某(35歲)因沉迷“百家樂”賭博,以所住河北區金鐘路附近一套房屋“倒騰錢”,曾向典當行、銀行貸款,甚至借“高利貸”,累計欠下百萬外債。2010年10月,郭某與妻子孫某(36歲)預謀後,虛構理由騙取了孫某二姨夫婦的信任。郭某夫婦稱,爲給孫某的父親改善居住條件,已選定一處房子,現急需首付款;而二姨夫婦住在5樓的公產房出入不便,可與金鐘路住房置換。同年11月,經過郭某夫婦連哄帶騙,二姨夫婦將所住公產房在紅橋區某中介公司以36.1萬元價格出售,郭某取走全款後用於償還賭債,只給二姨夫婦寫下一張“45萬元借條”。二姨夫婦拿着“白條”搬進金鐘路的房屋,未辦理任何置換及過戶手續。沒過多久,真正的房主找上門來要求騰房,二姨夫婦才得知金鐘路的住房已被郭某私下出售用於還債。隨後,郭某又哄騙自己住在津南區農村的父母,讓兩位老人與二姨夫婦簽下協議,保證爲二姨夫婦解決住房以及承擔租房費用。二姨夫婦搬離金鐘路的住房後,在近郊農村租房居住。
2011年8月,二姨夫婦無奈報警。同日,孫某向警方投案。2012年6月,郭某在北辰區一網吧被抓獲。經瞭解,2010年10月,郭某夫婦找到孫某的舅舅企圖以同樣理由借錢未果。因孫某的舅舅比較謹慎,實地考察發現其所說的房子並不存在,故沒有上當。
庭審中,二被告人對於公訴機關指控罪名和事實沒有異議。孫某說,曾想方設法保住二姨夫婦的住房,甚至與郭某不惜“假離婚”,於2010年10月到民政部門辦了離婚手續,目的是將房產歸一人名下,從而申請房屋二次抵押,但貸款沒批下來,爲還賭債只好把房賣了。事到如今,二人非常愧疚。
法院認爲,二被告人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錢財,達到數額巨大標準。二人共同犯罪中作用地位相當,爲償還賭債利用親屬關係騙取房產,致使兩位老年人房產被賣、居無定所、經濟損失無法得到補償,其犯罪情節惡劣,危害後果嚴重,應酌情從重處罰。二人雖均具有從輕處罰情節,但依據犯罪行爲和危害後果,可依法不從輕處罰。
綜上,一審判決,郭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6個月,並處罰金30萬元;孫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並處罰金30萬元;責令二被告退賠被害人財產損失36.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