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提到“110”接警員,您想到的可能是數十部電話此起彼伏的鈴聲,可能是常年面對電腦的枯燥,也可能是面對緊急警情的冷靜處置。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由於需要及時下派警情,他們的腦子就是一幅巨大的“活地圖”,提到任何一條道路、一個小區,他們都需要瞬間知道這是哪個所的管轄範圍。昨日是全國“110宣傳日”,記者走進了公安塘沽分局110報警服務檯。
上午10時許,記者在報警服務檯見到了當天的值班班長王玥。由於本市公安機關採用的是一級接警、二級處置的制度,因此接警大廳內並沒有記者想象的不斷響起的電話鈴聲。王玥告訴記者,80%的警情都是通過網絡由市局直接轉到分局的,除非有非常緊急的情況,纔會通過電話和電臺呼叫與各分局取得聯繫。
記者在屏幕上看到,在警情顯示頁面上,每條警情前都有一個圓形的標誌。其中紅色、綠色、深灰色和淺灰色分別代表不同的處警進程,一目瞭然。記者在採訪時發現,每當有一條新的警情進入系統,王玥幾乎都能在2秒鐘內通過網絡系統將其下派至各個所隊。“不敢說所有的道路名都能記住,但只要是塘沽內的小區,不管是老舊的還是新建的,絕對能知道管轄的派出所。”王玥說,這樣的“絕技”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主要還在於平時多留心。王玥說,由於濱海新區建成後,塘沽地域內的管轄道路和道路名稱都有所變動,每接觸一個新地界,自己就會用心記住。而面對不斷拔地而起的新建住宅,他更是養成了收集樓盤宣傳冊的習慣,“沒事的時候就騎着自行車在塘沽裏轉悠,車輛的導航信息還得不斷更新,更何況咱是人腦呢!”
從本市110報警服務檯1995年正式開通起,王玥就一直跟它打交道。由於長年坐着,今年40歲的王玥已經患上了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疼的時候常常連牀都起不來,還得堅持着上班。而這樣的職業病,在整個分局22名接警員中普遍存在。採訪中,記者注意到辦公大廳裏的椅子都是全新的,指揮長易吉波笑着說,“這都是今天新運來的”。儘管這椅子都是鋼結構的,但是由於接警員常年都得坐着辦公,每年都得換新的。至於鍵盤、鼠標、電腦這些常用工具,更是隔三差五就鬧毛病。現在分局每天的接警量在450個左右。易吉波說,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市民能珍惜警用資源,“好刀用在刀刃上”。(記者鄒雪通訊員張易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