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徐楊)記者昨日從市衛生局獲悉,市政府辦公廳近日轉發了市衛生局擬定的《天津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根據規劃,本市今後將建立地方病防治長效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防治措施,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原則,繼續實施以食用碘鹽爲主的綜合防控策略,動態監測人羣碘營養狀況並適時調整食鹽加碘濃度;在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繼續做好不加碘食鹽供應,必要時實施改水降碘措施;在未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地區落實以改水爲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做到因地制宜、科學改水,基本消除重點地方病危害。
本市地方病主要包括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截至2010年底,本市已達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全市碘鹽覆蓋率92.3%,合格碘鹽食用率90.2%;已查明的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基本落實停止供應碘鹽措施;基本完成已知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區的飲水安全工程和改水工程建設。地方病由生物地球化學因素或不利於健康的行爲生活方式所致,本市地方病防治工作距實現消除地方病危害的目標仍有差距,在已落實綜合防治措施的病區,只有建立長效防治機制,才能持續鞏固防治成果,避免病情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