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網訊每日新報記者崔楠王子瑞實習生李鬆達昨天,本報對於市民在津工超市內發現沒有標註營養標籤的松花蛋違反了國家強制性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這一情況進行報道後,立即引起了消費者的普遍關注。昨天上午,記者跟隨工商河東分局在對轄區內的超市進行檢查過程中,又發現了類似問題。而記者隨後在暗訪中發現,對這種不符合國標的標籤,天津尚無一家機構可以進行檢測判定。
記者隨訪超市內問題食品仍在銷售
昨天上午,記者跟隨工商河東分局的執法人員來到華潤萬家中北里店,在對店內貨架檢查時發現,一家名爲“天津市趙工醬肉廠”的企業出品的豬肝、調味豆腐乾、豬耳朵和醬雞肝4個品種共計30多袋預包裝食品中,有部分食品袋上沒有標註營養標籤。對此情況,店員表示並不知情,也不知道有類似的相關規定,幾名在場的消費者均表示,要不是執法人員及時檢查,他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些預包裝食品沒有營養標籤的細節。隨後執法人員對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這些預包裝食品進行暫扣封存,並做進一步處理。
記者將此情況反映給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稽查總隊,執法人員根據該食品包裝標籤上的廠址趕到這家工廠。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再次發現不少正在儲存且包裝袋上沒有營養標籤的預包裝食品,馬上將這些貨物進行查扣,並做出相應的處理。
記者暗訪鑑定營養標籤竟無權威機構
依照今年1月1日開始國家強制性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對於營養標籤,需要由具有資質的鑑定機構作出科學公正的判定。迄今爲止,天津是不是有具備專業資質,能做出權威鑑定的機構呢?對此,昨天下午,記者走訪天津質量技術監督三家檢測部門,其中第一家檢測站直至記者截稿時一直沒有明確給出答覆,其餘兩家均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對營養標籤的鑑定資質進行申請。
15:00左右,記者先是來到天津市質量監督4站,進到辦公大廳,記者亮明瞭身份後,詢問對營養標籤能否進行鑑定。此時,一名自稱姓王的中年女子走出來告訴記者:“我們這裏不接受個人委託,像你這樣是不行的。想鑑定必須要到工商或者是質監部門對問題進行投訴,由這兩個部門委託我們進行鑑定。”當記者再次詢問目前4站有沒有相關的鑑定資質時,這名工作人員卻沒有給出答案,也沒有出示相關資質證明。至昨天19點記者截稿時,記者沒有接到任何回覆。
隨後,記者又來到天津市質量監督69站,關於該站目前有沒有對營養標籤進行鑑定的資質,該站一名自稱姓劉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沒有資質,無法進行鑑定。”
離開69站,記者最後來到天津市質檢院,對於同樣的問題,窗口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有獲得鑑定資質,應該是在5月份將針對這項鑑定資質進行申請。在記者亮明身份後,針對此情況,該院的汪副院長向記者表示,由於是從今年1月1日起,國家強制性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正式實施,沒有來得及向國家認證認鑑委員會進行相關資質的申請,所以現在無法進行鑑定。
“營養成分”竟是網摘“問題松花”全部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