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節前,“網曝廣東省陸豐市公安局原黨委委員、碣石鎮黨委副書記趙海濱‘雙重身份’經商多年”一事被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報道後,趙海濱被有關部門免職處理並立案調查。春節後,關於趙海濱的網絡和民間舉報材料不斷增加,網民反映趙海濱不僅利用兩張身份證在外經商牟利,而且長期充當走私分子的“保護傘”,並多次“帶病”提拔。
“中國網事”記者再赴陸豐追蹤調查確認,趙海濱曾因打擊走私不力而遭上級部門處分,但後來又被調至這一“走私重鎮”擔任要職。更令人費解的是,被免職、接受調查的趙海濱竟在元宵節期間公開私用警車出行。擁有“雙重身份”的趙海濱背後究竟還有“幾宗罪”?
網民持續舉報:打擊走私不力卻調任“反走私”要職
陸豐市是廣東省汕尾市下屬的縣級市。今年春節前,“網曝趙海濱持假身份證經商並懷疑擁192套房產”一事被報道後,陸豐市委、市政府2月5日免去趙海
濱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碣石鎮委副書記職務,成立由陸豐市委常委、紀委書記任組長的調查組,對網絡和媒體曝光的問題進行調查。
春節後,對趙海濱的網絡和民間舉報越來越多。2月中旬,網友“笑海”在奧一網網絡問政平臺發出貼文《廣東房爺數次被免職爲何毫髮無損?》,直指趙海濱藉助陸豐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和碣石鎮黨委副書記的“雙層身份”,利用職務之便,充當碣石地區走私分子的保護傘。而此前中華網《舉報趙海濱爲非作歹行爲暨用人之問責》、鳳凰網《誰“給力”廣東碣石“洋垃圾”》等網帖也說,近年來碣石鎮的舊服裝、舊電器、成品油等走私活動氾濫成災,與趙海濱的工作不力有直接聯繫。
“中國網事”記者在陸豐採訪時收到的多份舉報材料顯示,自2000年以來,趙海濱至少兩次被陸豐市委就地免職,交陸豐市紀委立案調查,但結果不了了之,之後依然調任至這個“走私重鎮”負責反走私工作。
記者追蹤調查巧遇趙海濱免職期間公車私用
在趙海濱此次被免職十天之後,2月24日下午2時10分許,“中國網事”記者驅車來到趙海濱位於碣石鎮的住宅附近採訪,意外看到一輛車牌號爲“粵N6022警”的警車從趙海濱居住的民宅門口朝記者的車輛駛來。
一位與記者同行、熟識趙海濱的碣石鎮居民李成(化名)脫口而出:“這是趙海濱常用的警務公車!”他隨後指認,坐在這輛警車副駕駛位置上、身着西服的瘦高男子正是趙海濱本人。
碣石鎮鎮長陳漢友接受記者採訪時確認,碣石鎮政府2月5日已收到來自陸豐市委組織部的公文,免去趙海濱的碣石鎮委副書記職務,自2月5日開始,趙海濱就沒有再來碣石鎮政府上班。
一位碣石鎮居民說:“一個被免去公職、被紀檢部門立案調查的人,爲什麼還敢公然使用警車出行?而且是在節假日期間。這是不是公車私用?”
曾接受過記者採訪的趙海濱,如今一聽到“記者”二字就緘口不語。記者24日中午用手機撥打趙海濱電話後一直無人接聽,換本地座機撥打之後趙海濱接聽了電話,但記者自報家門之後,趙海濱隨機掛斷電話,再也不接。
陸豐市公安局2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確認,“粵N6022警”確係警車,趙海濱擅自違規使用公車,公安局監察室和保障室從記者處獲悉這一情況後,於25日下午赴碣石鎮查扣該車。
紀委迴應質疑:問題遠比預料多結案難有想象快
由於陸豐市紀委書記林家和及陸豐市法院院長曾學武分別婉拒了“中國網事”記者當面採訪的要求,“中國網事”記者2月22日通過陸豐市新聞辦向陸豐市紀委、陸豐市法院分別遞交採訪提綱,追問網友們關注的問題及紀檢部門收到的舉報情況、調查進展等。
截至記者25日下午發稿時,陸豐市法院以“案件採訪需要廣東省高院許可”爲由拒絕提供任何情況。陸豐市紀委則書面迴應稱:趙海濱時任碣石鎮碣石經濟試驗區黨委副書記和碣石公安分局教導員,是碣石鎮反走私工作第二責任人。2001年1月5日,陸豐市紀委、市監察局因該地區走私活動打擊不力對趙海濱進行責任追究,予以行政記大過處分。
陸豐市已成立以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爲組長的調查組,下設三個調查小組,分別對網曝趙海濱情況及舉報人提供的各項有關線索進行調查,現已有初步進展。目前調查工作仍在繼續進行中,查處情況將根據案情需要適時由陸豐市政府新聞辦向媒體公佈。
“調查進展目前還不能公佈,因爲怕影響到舉報人和證人協助我們查案。”陸豐市紀委辦公室主任陳瑤鵬向記者解釋說,“舉報人反映的問題我們會認真去查,不偏護、不袒護,查到誰有問題都要追責。現在反映趙海濱的問題越來越多,我們要加大人力物力跟進,結案沒有想象得那麼快。”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將繼續深入調查,持續關注此事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