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外國語大學學生以勤儉節約爲時尚
天津網訊城市快報記者劉曉豔中午12點,在天津大學學生第四食堂,孔大姐麻利地接過同學遞過來的餐盤,將餐盤中剩下的飯菜倒進一個桶裏,同時將筷子統一收到另外一個小桶裏。“往常我收這一桶筷子能收兩桶剩飯菜,今年開學前後這幾天,同樣收一桶筷子,一桶垃圾都滿不了。”操着山東口音的孔大姐告訴記者,雖然沒和同學交流過,但她覺得發生改變的原因應該是“新聞上號召不浪費,學生們都看新聞,他們都知道”。
開學首日,教育部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創建節約型校園,並將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問題組織專項督查。昨日記者走進天津部分高校,實地採訪瞭解到,不少大學生自發在校園內展開了“光盤行動”。而在天津一些小學,“午餐監督員”的設置也督促小學生漸漸養成了“光盤”的習慣。
天津大學
飯量小女生“光盤”困難
儘管昨天是開學第一天,但孔大姐已發現了學生的改變,“偶爾還能看到有學生拿着飯盒來打飯,吃不完的都帶走。雖然還是有一些同學盤子裏有剩飯,但絕大部分同學都吃得挺乾淨。”
中午吃飯時,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剛吃完飯的同學。一位博士三年級的學生將盤子裏的飯吃得乾乾淨淨,他告訴記者,每次打的飯他都會盡量吃完。另外3名剛吃完飯的研究生也告訴記者,會盡量將飯吃完,“有時超級鹹,有時來得晚飯菜都涼了,實在吃不下時就只能剩下了。”其中一名研究生說。
在隨機採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女生餐盤中的菜吃完了但米飯卻剩下了三分之一。“飯給得太多了,實在是吃不了了。”一名女生說,因爲學四食堂的米飯是盛好後定量供應的,一般男生都能吃完,但飯量小的女生就有些困難了。“對面的三食堂,米飯分三角、五角、一元不同的量出售,這樣就基本剩不下了。”
天津外國語大學
“光盤行動”成節儉時尚
開學首日,走進天津外國語大學的校門,無論是校園的海報欄還是學生食堂,都貼着學生會發出的《讓“光盤行動”見證節儉時尚倡議書》,號召全體師生拒絕“剩宴”,以勤儉節約爲時尚。在熙熙攘攘的餐廳中,同學的剩餐情況明顯改善。
來自國際交流學院的嚴麗君和舍友一起“拼飯”,她們說:“以前打飯較多時經常剩下,現在舍友聚在一起各打一個菜,既兼顧營養又不至於剩下。能吃光飯菜心裏很有成就感,我們覺得節約無小事,打算用節約下來的錢多做一些公益。”學校管理食堂衛生的師傅也告訴記者:“明顯能感覺到學生剩下的飯菜少了,節約意識越來越強。”
紅橋實驗小學
“午餐監督員”上崗巡視
昨天中午12點30分到12點40分之間,紅橋實驗小學五年級四班的朱同學和同年級的同學組成的“午餐監督員”小隊開始上崗巡視。學生吃過飯的飯盒統一放在樓道內,“午餐監督員”每經過一個班,都會隨手打開一兩個飯盒看看裏面是否有剩飯菜。“今天不錯,幾乎沒有浪費的,大部分打開的飯盒裏都沒有剩飯菜。”朱同學告訴記者,如果遇到檢查不合格的,帶隊老師會走進這個班跟全班同學說要節約。“以前甚至見過整盒飯菜都剩下的,只吃了小甜點,這樣太浪費了。”
“畢竟每個孩子的飯量不同,而且孩子有胃口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鼓勵孩子多吃飯、不偏食。同時,也會叮囑家長儘量不要給孩子帶麪包、餅乾之類的零食,以免影響孩子正常吃飯。”五年級四班的李曉丹老師告訴記者,通過班級內的同座位同學互相監督以及學校的“午餐監督員”,孩子浪費飯菜的現象的確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