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樑小虹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目前處於初樣研製階段,已突破130餘項關鍵技術,研製團隊正奮力攻關5米直徑低溫貯箱。
他還透露,長征五號火箭已完成以5.2米直徑整流罩和5米直徑火箭艙段爲代表的大部分箭體結構的製造、生產、試驗等12項重大核心關鍵技術。
由於試驗規模、條件和技術難度的制約,及5米直徑低溫貯箱(該貯箱用於承載零下253攝氏度的液氫低溫推進劑)對結構和材料的隔熱、密封等性能的極高要求,此項工作對研製進展造成了一些影響,研製隊伍正在奮力攻關。“該項技術一旦突破,對長征五號研製具有里程碑意義。”樑小虹說。長征五號是未來深空探測的主力火箭之一,有望三年內首飛。
樑小虹還說,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研製進展順利,有望2014年首飛。長征七號火箭是未來深空探測的主力火箭之一。他介紹,長征七號研製團隊突破了96項關鍵技術及“箭上不鏽鋼導管全位置焊接及裝配技術”等14項關鍵工藝。
中國空間站初期將建三艙段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1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立體、深入解碼中國將於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間站。
重逾90噸在軌運行10年以上
周建平表示,空間站擬按長期載3人狀態設計,運營階段每半年由載人飛船實施人員輪換,而初期將採用人員間斷訪問方式。載人空間站建成後,將成爲中國空間科學和新技術研究實驗的重要基地,在軌運營10年以上。
周建平透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初期將建造三個艙段,包括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每個規模20多噸。基本構型爲T字形,核心艙居中,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分別連接於兩側。
核心艙前端設兩個對接口,接納載人太空船對接和停靠;後端設後向對接口,用於貨運飛船停靠補給。站上設氣閘艙用於太空人出艙,配置機械臂用於輔助對接、補給、出艙和科學實驗。
隨後,空間站運營期間,最多的時候,將有一艘貨運飛船、兩艘載人飛船。“整個系統加起來將達90多噸。”周建平說。
中國空間站具備開展能力。在運營階段,將可以根據科學研究的需要增加新的艙段,擴展規模和應用能力。
他介紹,空間站的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將由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B發射;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則由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發射。“中國目前設計的貨運飛船,在功能、性能上,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採用先進控制、能源、再生技術
周建平透露,中國空間站研發面臨很多技術上的挑戰,將以更先進的控制技術、能源技術、再生技術,將空間站打造成節能典範。
周建平介紹,首先,要爲航天員的生活、工作、實驗提供很好的條件,保證滿足空間科學研究的需要,相應對空間站規模和性能提出要求。“這就需要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提高空間站對人的保障能力;掌握更好的控制技術,進一步提升空間站姿態穩定度、微重力水平。”
其次,空間站要長期運營,需考慮經濟性問題,如何通過綠色、再生技術等,提高空間站物資循環利用率,減少地面補給需要,實現資源再利用,譬如,用廢水、尿液製造氧氣,對二氧化碳等人體廢棄物進行的再生去除等。
空間站還需要更大規模的供電能力。周建平說:“光電和太陽能在地面都有應用,空間上會更重視利用太陽能發電,進一步提高太陽電池發電效率,提高儲能電池效率及壽命、可靠性安全性。”
“這些節能技術未來將可用於地面生活。”他說。
將致力人類文明進步
周建平說,2020年空間站建好後,將隨即投入正常運營,開展科學研究和太空實驗,促進中國空間科學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貢獻。
“考慮到當前需求和耗費等因素,我們現在不搞國際空間站這麼大規模的空間站。”周建平說,我們認爲,現在考慮的規模是適度的,可以滿足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的需要,而擴展能力的設計將使我們能根據科學前沿的發展需求,提供更爲強大的支持能力。
中國空間站建設將瞄準掌握空間站建造技術,用與時代同步的技術,建造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的空間站。
相關新聞
“嫦娥三號”
實現多窗口發射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樑小虹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長征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通過窗口優化設計等,保障“嫦娥三號”實現多窗口發射。
他介紹,根據此次任務本身的要求及對諸多外部限制條件的綜合分析,增強型火箭通過窗口優化設計、軟件在線切換技術研製、火箭三級增壓輸送系統適應性等技術改進和試驗,由嫦娥二號的零窗口發射,增加至每個發射月有連續3到4天具備發射條件,每天有2個發射窗口,實現了多窗口發射。
窗口是火箭發射比較合適的一個時間段,寬的可依天計算,窄的只有幾十秒,甚至爲零。由於太陽、地球和其他星體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即使發射同一類型、同一軌道的航天器,其發射窗口也是不固定的。由於航天器承擔的任務、安裝的儀器、設備使用的要求不同,對運載火箭發射窗口提出了種種要求和限制條件,而這些要求有時又互相矛盾,同時還有氣象條件、測試設備等要求,因此必須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