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學雷鋒”紀念日,市公安局安康醫院的張東強、穆潛又攜帶着安定類藥品、速感寧等藥品,開始每半個月一次、例行對迴歸社會的兩名精神病患者進行隨訪,給他們送醫送藥。記者隨這些特殊醫生一起隨訪時,切身感受到他們與患者早已超越簡單的醫患關係,成了朋友和親人。
隨訪一 對患者病情如數家珍
昨天8:50,穿好警服,再次仔細檢查過隨身攜帶的、此次隨訪所需的安定類藥品,原本已經退休又被返聘回來的張東強特別提醒穆潛,別忘了帶幾盒“速感寧”。徐江這幾天有點感冒,他對同事解釋着。在前往精神病患者徐江家的路上,說起徐江的病情,年逾花甲的張東強如數家珍,滔滔不絕,他屬於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十幾歲就得了病,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最初,他有典型幻聽幻失和被害妄想症,一衝動就容易攻擊、傷害別人。經過四五次的住院治療,他的症狀得到明顯好轉。隨後,他家便作爲家庭病牀,成了隨訪監護的重點對象。因爲母親早已去世,只剩下他和老父親相依爲命。現在,每次隨訪除了精神科的治療、心理的疏導,還有行爲的治療,放鬆的治療。安康醫院的大夫除了例行的隨訪,每到全國助殘日、精神衛生日和重大節假日,也會到他家隨訪。安康醫院的大夫爲其申請了一級傷殘補助,他每個月有了1000多元的補助金。現在,經過大夫精心治療,徐江已能進行簡單的生活自理。
徐江的家位於金鐘河大街附近某小區,剛到樓道,徐江的老父親就伸着雙手迎了出來。“張伯、穆伯,你們又來了。”進入並不寬敞的單元房,表情呆滯的徐江正獨自在廁所小便。繫腰帶,這個對常人易如反掌的動作,在他這兒費了勁。和大夫坐在牀前,靜靜地聽着大夫對自己吃藥的建議和鼓勵,整個過程他都很聽話。張東強拿出帶來的藥,拉着徐江的手就像鼓勵自己的孩子。已經年近八十的徐江父親連聲稱讚着安康醫院的大夫,“沒有他們,就沒有徐江的今天。”
隨訪二 心理關愛醫患成朋友
提起第二位隨訪者王海濤,穆潛打開了話匣子。王海濤和安康醫院的大夫也相處了整整10年。目前王海濤娶了妻子,而且有了個5歲的女兒,還憑着自己的能力開了一家複印店。如果不遭遇大的變故,他病情復發的可能性很低。
他應該是恢復得最爲理想的一個,也是迴歸社會後比較成功的。儘管如此,但是每遇到生活中想不開的事兒,比如物價漲了會不會影響小店生意、女兒入托難等,或者是穆潛主動上門開導,或者是王海濤一個電話打過去,將心中的困惑向穆潛他們傾訴,穆潛他們除了對其隨訪爲其送藥、心理疏導,還主動幫王海濤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困難,如幫其愛人聯繫醫院護工工作,多方奔走解決了女兒上幼兒園的困難。
見到王海濤時,他正在自己的複印店忙活着,身材高大的他,絲毫看不出曾得過精神疾病的樣子。穆潛小聲提醒道,不能長時間和他對話,否則他還會出現跑題兒等小狀況。提起穆潛他們,王海濤滿心感激,“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全家的今天。”這時,穆潛一把攬住他的肩頭說,我們是朋友,客氣話就不要說了。
昨天上午,安康醫院除了安排醫生進社區對精神病患進行隨訪、送藥,還組織了專家義診,慰問養老院患病老人,給紅光中學的學生進行了毒品知識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