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爲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

圖爲李毅中在答記者問。

圖爲本次記者會主持人,政協大會祕書處新聞組副組長、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鄔旦生。

圖爲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

圖爲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林業局原局長,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賈治邦。

圖爲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王翰林 攝

圖爲全國政協委員林毅夫。王翰林 攝
3月7日(星期四)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舉行第二場記者會,邀請多位政協委員就“推動科學發展”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文字實錄: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3月7日(星期四)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舉行第二場記者會,邀請多位政協委員就“推動科學發展”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屆時進行現場直播,敬請關注![03-06 22:05]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參加今天記者會的媒體記者陸續進場。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前方直播組已經準備就緒。[03-07 08:36]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本次記者會的主持人是政協大會祕書處新聞組副組長、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鄔旦生。[03-07 08:37]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委員步入會場。記者會即將開始。[03-07 09:00]
[鄔旦生]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03-07 09:04]
[鄔旦生]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記者會現在開始。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政協委員談推進科學發展”。今天我們邀請了六位引人矚目的全國政協委員與大家共同來探討這個話題,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出席本次記者會的委員嘉賓。[03-07 09:05]
[鄔旦生]第一位,民盟中央名譽副主席、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先生;第二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先生;第三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先生;第四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先生;第五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先生;第六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賈治邦先生。本場記者會安排的時間大約一個小時左右,請各位記者提問前先通報你所服務的媒體名稱。爲了讓更多的媒體有機會提問,請每家媒體的記者提問的時候最好提一個問題。下面請記者提問。[03-07 09:08]
[經濟日報社和中國經濟網記者]各位委員上午好,我有一個問題想提給李毅中委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優化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佈局,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說明產能過剩已經成爲我國產能結構不合理的一個比較集中的體現,請問李委員,產能過剩越來越嚴重的現狀您是如何看待的?另外,在多年積累下來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狀,您覺得有什麼可以解決的方法?還有,作爲一個主體的企業,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實行產業的轉型升級等等這幾個方面的問題,我也想聽聽您的意見和建議。謝謝。[03-07 09:09]
[李毅中]謝謝你的提問。[03-07 09:09]
[李毅中]部分產業產能嚴重過剩這恐怕是個不爭的事實,比如鋼鐵,粗鋼產量7億噸,能力10億噸,還在建設。比如有色金屬的鋁開工率74%,比如水泥到26億噸了,開工率也就是73%左右,同時還有在新建的水泥廠。另外還有其它幾個行業,像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甚至風電設備、光伏電池、多晶硅等等這些行業都是嚴重過剩的。業界有個評論,一般的開工率、利用率75%以下爲嚴重過剩,實際上這些行業的開工率都不足75%,特別像多晶硅、光伏電池,光伏電池開工率57%,多晶硅是35%。而且過剩的能力都是落後的需要淘汰的能力,造成這樣的狀況帶來很多的危害,首先是效益不好,市場沒有那麼大的容量,靠貸款來建設可能會帶來資金的風險。企業的停產歇業以至於關閉還會造成社會穩定問題,有潛伏的危機。因此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記得中央經濟工作會上,近平總書記指出,淘汰落後能力,化解過剩的生產能力,這應該是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工作。[03-07 09:11]
[李毅中]爲什麼造成這樣的狀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行業產業的技術水平比較低,投資建設都低水平的重複。有些企業決策程序、對於行業的把握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出現盲目投資的問題,信息也出現扭曲和誤導。牽扯到政府方面的工作,有不少地方高度重視GDP的增長,因此在發展上有些急功近利。我們政府部門在宏觀調控上怎麼來淘汰落後,怎麼來防止“兩高”產業的過分擴張,這方面的力度也不夠,措施還不夠得力。[03-07 09:12]
[李毅中]如何化解這個問題,那就要根據市場的狀況,分行業去認真研究,然後採取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辦法。首先可以通過擴大內需來化解部分能力的過剩,比如鋼鐵能力過剩,我舉個例子,做建築也好、做橋樑也好,可以做混凝土,也可以做鋼結構,但各有缺點。在同等條件下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鋼結構,把鋼材質量提升一些。再比如說我們的鋁過剩,但是高鐵、動車組的技術、裝備都是很有實力的,除了國內發展以外,出口,不僅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向我們國家訂貨,用一部分。堅決加快淘汰落後的進度,現在的落後產能佔15%-20%,這方面的力度還是相當大的,得到行業和地方的支持。對那些確實有市場、有基礎的、有希望的,要通過技術改造來提升它的經濟技術指標和提高質量。通過重組兼併形成新的能力。產業轉移,從國內來講,可以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從國際上,我們可以走出去發揮我們的優勢,用我們的技術和裝備來化解這部分的矛盾。最後要講的是最根本的對存量化解,千萬不要再形成新的產能過剩,一定要把源頭把住,就是要提高這些行業的門檻,節能環保、質量安全、自動化水平等等各方面,無論是用市場化的辦法,還是行政審批備案,這些方面都要加大力度,用各種手段來限制那些已經嚴重過剩的產業。我想再經過一段努力,這種狀況可能會緩解,但是目前看來實現這樣的目標難度還是很大。[03-07 09:14]
[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想提給厲以寧委員,我們知道目前國際經濟的復甦形勢還不明朗,我們國家經濟還是承擔着下行的壓力,同時一些主要國家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又讓咱們老百姓最關心的物價還是有上漲的壓力,這一冷一熱之間,有人說中國經濟很糾結,請問厲老您如何看待2013年的中國經濟,您覺得糾結嗎,您覺得最大的風險在哪?大家都在說改革,改革是千頭萬緒,您覺得改革最先從哪突破?[03-07 09:16]
[厲以寧]第一個問題,2013年的經濟形勢我認爲是在穩中有進的,因爲現在首先認識到7%左右到8%已經進入了常態,因爲今後的經濟增長也不可能像過去雙位數,所以能夠完成今年的7.5-8%的增長率。物價上漲壓力也在,現在得有個前提,假定今年沒有大的國際上的政治問題,而且天氣也比較正常,所以物價可以保持在這個水平上。假定這兩個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了,石油價格因爲國際的政治動盪而上去了,天氣不好糧食價格上去了,對中國都會有影響。所以講3.5%的通貨膨脹率還是要爭取在國際上沒有大變動的情況下,天氣還一般的情況下可以完成。[03-07 09:17]
[厲以寧]什麼是中國最大的風險?我認爲最大的風險仍然是金融。金融風險在什麼地方呢?我個人的看法是,經濟增長總是依賴於投資的拉動,現在就結合了城鎮化,城鎮化的資金從哪裏來?地方的籌集,包括用它的債務平臺。假定投資又出現了過剩、產能過剩,剛纔李毅中委員已經談了。除此以外我們還要注意到,增長要有效率,假定增長沒有效率,金融大量的發放以後,債款怎麼還,地方的壓力增大了,這個是我們要預防的一個風險。所以,城鎮化不要走過去的老路,一談到城鎮化,全國一片一窩蜂而起,大量花錢,要蓋得漂亮,這些都會促成金融方面危機的發生,一個銀行倒閉了就一連串的倒閉,一家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資金鍊就斷了,相互就欠債了,這個要預防。我相信今年新一屆政府會考慮到這些問題的,但是我們仍然是穩中求進。謝謝你。[03-07 09:20]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記者]我的提問是給賈委員,溫總理政府報告中提到,“用切實的手段解決人民關注的關於水、霧霾、土壤等環境污染問題”,您作爲政協的人資環委副主任,您怎麼評價這個事,您覺得政府應該用哪些實際行動來讓人民不再失望,謝謝。[03-07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