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工作着力點放到加大創新驅動力度上來,不斷爲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如何激活創新驅動?請聽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
關鍵詞體制改革
“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雙向融合’”
“近些年,國家在科研經費投入以及人才政策方面進步很大,我有切身感受。但在科研項目投入方面,還存在平均用力現象,建議選拔出真正優秀的項目,適當集中經費投入到最有價值的一些項目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院士表示,在科研成果嚮應用轉化的這個過程中,得到的關注相對比較薄弱,需要更多的扶持來幫助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製造業不能只是加工廠,要改變過去過分依賴政府的方式,不能等、不能靠。創新要堅持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政府應該改變過去以撥款立項的方式來扶持企業創新,而應把着眼點放在獎勵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創新成果上。”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說,正是讓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雙向融合”,格力多項技術世界領先,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產銷量連續多年世界第一。
關鍵詞創新體系
“不僅要局部突破,更要整體推進”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
“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用知識的力量推動實現中國夢,要以更加積極的政策措施去打造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科大迅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峯認爲,要通過財政、稅收、政府採購等各種政策,推動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僅要局部突破,更要整體推進。
“目前我國服裝產業最大的優勢在於產業鏈配套齊全,而東南亞產業鏈一旦形成,中國的紡織服裝產業就會受到很大沖擊。只有加快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國際分工。”全國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團董事長高德康表示,各行各業都必須加大創新力度,形成全產業鏈的創新體系,以多層次的創新體系支撐起整個國家的創新體系。
關鍵詞知識產權
“不保護知識產權,無法成科技強國”
“一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技術創新發展的好壞,不保護知識產權,無法成真正的科技強國。”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大學理學院謝泉教授認爲,保護知識產權應成爲全民共識和全民行動。全國人大代表、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偉也認爲,知識產權保護是企業戰略轉型的強力支持和重要保障,是推動高科技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動力。
“創新不僅僅是科技工作者的事,它是個系統工程,要營造有利於創新、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就必須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瀋陽分院院長包信和表示,基於知識產權保護下公平的市場環境、有力的政策支持、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有效的激勵機制等,是調動科技工作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