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成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於昨天(17日)正式掛牌。投身鐵路40多年的張伯清老人,說出了很多鐵路人的心聲。
張伯清:我64年參加鐵路,07年退休,跟着火車跑。鐵道部取消有點不相信似的,太突然。真是改革,要不不會這樣。
中國鐵路總公司掛牌成立,宣告着鐵路運輸政企分開。中國鐵路總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總經理由原鐵道部部長盛光祖擔任。中國鐵路總公司仍執行原鐵道部的客貨運輸服務經營管理職能。在全國鐵路規劃中,總公司負責擬訂鐵路投資建設計劃,負責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管理建設項目等。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評價:破冰之舉很可貴,改革壓力也很大。
董閻:這一步很不容易。目前負擔非常重,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很多幹線在建設,下一步資金籌措也是問題。最後,揹負的債務又很高。
數據顯示,原鐵道部揹負了2.6萬億元的鉅額債務,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承繼原以鐵道部名義簽訂的債權債務;承繼原鐵道部及國家鐵路系統擁有的無形資產等權益,統一管理使用。國家原有的相關支持政策不變。在14日公司成立發佈會上,盛光祖說,國務院幾次提及要加大民間對鐵路的投資,口子是打開了,卻見不到資金的進入。未來會通過鐵路發展基金等形式探索,但這條路“很難”。
盛光祖:鐵路項目投入高,回報週期比較長的項目,穩定經營到提高收入、具體回報的週期比其他行業都長,所以現在資本進入就要等到有了底以後。我們一直努力在做,很難。
雖然中國鐵路改革仍然任重道遠,但對於未來很多人抱以期望:
百姓1:期望春運時,火車票比較好買,過年及時回家。
百姓2:有傳言說票價可能會高,隨着市場化,肯定也有低的時候。大勢所趨,國外都是從國有化到市場化,當然是看好了。
改制後,鐵路的公益性質仍會保留,建立鐵路公益性運輸補貼機制。關於火車票價,盛光祖在兩會期間就表示,今後要按照市場規律、企業化經營。由此,今後鐵路票價也會依市場供需上下浮動。對於下一步的改革,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爲,鐵路是特殊的市場主體,要解決這個市場化主體如何競爭,以及如何讓市場化與公益屬性剝離的問題。
馬光遠:未來鐵路總公司只有一家,和各個地方到底是什麼關係?是不是繼續分割?或者把公益性那部分分出來?我想需要探索,具體怎麼走下結論爲時尚早。
馬光遠認爲,既然第一步已經邁出,接下來要慢慢嘗試,大膽推進。
馬光遠:這是個方向,政企分開是很關鍵的一步。下一步能不能搞市場主體多元化,能不能分一些路段搞市場化運營,比如京滬高鐵?慢慢來試,大膽推進,最終讓鐵路本身成爲一個特殊的市場主體。這纔是大家最終期待的一個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