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面對龐大的政府赤字與債務,美國政府近年來開始捂緊“錢袋子”,加大反對公共開支浪費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形象地說,這些措施其實是三招“組合拳”:首先是高層重視,其次是法規得力,最後是社會監督。最大浪費源是會議
奧巴馬瞄準的最大浪費源是會議。2011年9月,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要求聯邦政府各機構全面審查各自在旅行和會議方面的支出情況。當年秋,司法部的一份內部審計報告披露,2008年和2009年,該部共計主辦或參與了1832次會議,花費1.21億美元。這些會議有相當部分在高檔酒店舉行,意味着還須額外支付佔會議用餐費高達20%的服務費。
奧巴馬當年11月簽署一項旨在減少聯邦政府浪費現象,要求各部制定減支計劃,使2013財年聯邦政府在上述領域的總開支比2010財年減少20%。爲此,政府各部門增加了電話或視頻會議次數,減少在出差和會議方面的開支;鼓勵電子辦公,減少紙張使用;限制政府車輛採購及使用方面的支出;減少用於購買服裝、勳章等的政府開支。這些新規實行後,截至2012年5月僅旅行開支費用就減少4700萬美元。
法規制約隱性消費
對相對隱性的消費,美國有較爲完善的法規制約。在上世紀70年代“水門事件”後,《政府道德法》應運而生,將公職人員道德準則法規化。按照美國法律收受禮品標準,聯邦政府及公職人員不得接受每頓每人超過20美元標準的宴請,每人接受同一機構的宴請全年累計不得超過50美元。
加強對檢舉人保護
去年11月底,美國出臺《加強檢舉人保護法案》,加強對政府官員不良行爲檢舉人的保護力度。
近期較爲突出的例子是聯邦政府總務管理局的會議浪費醜聞。美國媒體去年4月援引其獲取的一份內部審計報告報道,總務管理局2010年10月在拉斯韋加斯一家豪華酒店舉辦員工培訓,有300名員工參加,總花費高達83.5萬美元。其中,一個先遣組先後6次前往拉斯韋加斯考察場地,機票與住宿費用達14.7萬美元。組織者還花費3200美元請了一名“算命先生”駐場、6300美元購買紀念錢幣、7.5萬美元組織一次組裝自行車的訓練課。
報告曝光後,總務管理局局長約翰遜被迫辭職,總務管理局政府建築服務處負責人佩克與局長助理利茲也被白宮免職。王豐豐孫浩
(新華社華盛頓4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