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墓碑前號啕大哭的人,可能與墓地裏的人毫無瓜葛。清明節期間,在全國各地出現一種新型的掃墓形式,由“代理人”提供代爲祭掃的服務,爲不便親自前往祭掃的人完成寄託哀思的心願。從市場反應來看,受傳統觀念影響,多數人仍認爲親自掃墓更有誠意,對代客掃墓的形式接受程度較低。
在淘寶網搜索“代客掃墓”關鍵詞,出現近百家提供相關服務的店鋪,可以代替客人去墓地,完成獻花、敬香、鞠躬、讀悼詞等服務。祭拜結束後,代理人會通過電子郵件寄送掃墓照片或視頻。代理掃墓的服務也是明碼標價,完成常規祭掃流程的價格在300~800元不等,如果要求單人跪地磕頭,每人須加收100元,如果需要哭泣,加收150元。從淘寶交易記錄來看,只有4家店鋪接到寥寥無幾的生意,其餘交易記錄均爲零。根據人民網對“清明節代客掃墓現象,您怎麼看”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超過1萬名網友選擇反對此種形式,佔到整體的58.5%,這部分網友認爲“祭掃應親力親爲,代掃變味兒了。”還有39.7%的網友建議合理安排,掃墓不僅侷限於清明一天。只有0.1%的網友投了支持票,認爲工作忙或身處異鄉,情有可原。
據本市一家專門提供公墓與殯葬服務的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的代理掃墓標價600元,已接到數單生意,以海外人士和行動不便者爲主。“一些身居海外,或在外省市工作,無法按期回鄉的客戶會願意選擇託人祭掃,還有就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該負責人也坦言,中國歷史上講究孝道,多數人還是持有傳統觀念,認爲只有親自掃墓才能表達孝心,寄託哀思,找素不相識的人代理掃墓會讓情感打了折扣。
渤海早報記者瞭解到,隨着經濟發展與社會分工的細化,殯喪成爲一種服務行業,一些公墓服務中心也推出包括平日在內的清掃墓地、敬獻鮮花香燭等代理服務。有學者指出,社會分工的細化能夠滿足現代人多元化的需求,近年來離開家鄉外出務工的人多了,在清明節想到請人代爲掃墓,本身就是對親人故友的掛念。也有學者表示,在祭拜過程中,現場的儀式感與情感表達元素是無法通過商品服務形式實現的,表達情感還需親力親爲。(記者王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