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境內有近500種鳥類,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候鳥。”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鳥類學專家陳水華告訴記者,南來北往到處飛的候鳥,確實很有可能將各地的病毒攜帶上身,並且在另外地方棲居的時候,傳染給當地的禽類。
比如,有的養殖戶養水禽,像鴨子,在一片水塘放養,結果常常發現天外飛來一隻不速之鴨,那就是野鴨;再比如,家養雞羣正在吃主人給的小米,很有可能一隻野雞躥來搶家食兒吃。這下野鳥和家禽就接上頭了。
候鳥南北遷徙的線路,過境中國的有三路:東南沿海,中部和西部。
“這不是一條線的概念。”陳水華說,不同的鳥類,甚至同種鳥類的不同個體,都有個性化的飛法、停留計劃,所以這三路遷徙線路,其實幾乎覆蓋了全中國所有區域。
而浙江,因爲擁有豐富的灘塗、溼地、水塘等地域環境,是許多東南線飛行候鳥最青睞的寶地。
“現在這個季節,正處於候鳥的遷徙季節。”陳水華描述說,東南線飛行的候鳥,南從澳大利亞起飛,北邊的落腳點,最遠可以到達俄羅斯以北。“通常候鳥中的水鳥,從3月底開始,自南方起飛。林鳥晚一點,四五月份起飛。”
3月底起飛,4月初就到長三角了,速度夠快的。“對,現在已經着陸浙江的一批野鳥,是候鳥的先頭部隊。”
陳水華說,據他了解,浙江境內從未發生過大批候鳥不明原因死亡的情況。“當年H1N1大爆發的時候,國家曾經對候鳥進行過大規模的檢測,浙江境內候鳥也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
“比較可怕的情況是,鳥類、禽類都沒有表現出什麼大問題,但是人卻沒有相應的抵抗力。在不能及時發現問題的情況下,比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