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季華路汾江路節點第二階段工程提前啓動專家稱“保守”技術保證地鐵安全運營
文/記者李傳智通訊員張敏峯
昨日,禪城區交通部門宣佈,將從本週五晚上9時開始,季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汾江路節點將提前進入工程施工的第二階段,並對季華園北側的季華五路(由西向東)和西側的汾江南路(由南往北)車道進行單邊封閉。
該階段的到來,意味着季華路汾江路節點隧道工程即將開建。由於該隧道距離廣佛地鐵最近僅有6米,如何在確保地鐵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安全施工?昨日,施工方首次揭祕了這個堪稱季華路改造中最爲複雜的工程,並已決定通過較爲保守的施工技術,確保施工中廣佛地鐵不會“受傷”。
汾江路節點隧道工程揭祕
緣何最複雜:
地鐵距離隧道最近約6米
在今年啓動的季華路大修中,主要的內容就是在三個節點建“兩個隧道一個高架橋”,而最大難點便是季華路(汾江路節點)的下穿隧道。該隧道現址正是廣佛地鐵的經過之處。據悉,目前國內,在運營的地鐵上方建設隧道的工程極爲少見,而施工方昨日也表示,距離地鐵僅6米的隧道工程更是少之又少。
此前,記者從建設單位及招標公告中瞭解到,下穿季華路(汾江路節點)的隧道工程有34米長,上跨地鐵廣佛線季華園站~同濟路站區間。而地鐵隧洞爲盾構法施工,外徑6米,管片厚度0.3米,左右線之間的淨距約7米。地鐵隧道頂覆土約15.8米,而地鐵上方隧道基坑開挖深度約9.8米,地鐵襯砌結構頂距基坑底約6米。也就是說,地鐵上方離隧道底部約有6米的距離。
對於在正在運營的廣佛地鐵上方建公路隧道,不少市民對施工工程的安全性表示憂慮。爲此,禪城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魏東華表示,這是季華路改造工程中的關鍵節點,因此在設計上做了專門的方案。在地鐵上方施工的時候,也委託了第三方進行了安全評估,所有施工方案都要經過地鐵專家多次論證,施工過程的安全性是有保證的。“我們在真正施工時,還要與運營單位、地鐵專家再進行一次論證和討論提出注意事項,施工過程中要實施實時監控。”
較保守技術:
開挖前在地鐵上方建箱室
負責該節點隧道施工的單位是具有豐富的軌道交通施工經驗的中鐵一局。昨日,作爲施工方,該局相關負責人首次揭祕瞭如何在廣佛地鐵運營的同時,修建上方隧道的具體設計和技術。據其介紹,施工方擬在開挖隧道前,在廣佛地鐵的隧道正上方建設一個大約長寬30多米的箱室,這類似一個立體的“大箱子”。
而在“箱子”未建好前,其周圍約60米範圍內的面積也會提前預留,待“箱子”完成對地鐵上方土層的加固後才進行開挖。在建好這個箱子後,施工方將對廣佛地鐵上方的深基坑土層、地質環境等進行加固。之後,纔會對箱子裏面的土層進行開挖,從而逐步修建出一個約10米高的隧道。
該負責人反覆強調,該技術是他們通過設計院推薦的多套方案中,最終確定的較保守的施工設計方案,也力爭確保廣佛地鐵的運營安全。據其瞭解,在運營地鐵上方建設的隧道工程國內較爲少見,因此也成了季華路改造中最大的難點。
施工風險:
打樁時距地鐵最近僅2米
那麼,這個所謂的“環島箱室”該如何建?施工中都會存在哪些難點和風險呢?4月12日,季華路的汾江路節點將會圍蔽。從這天起,施工方將對廣佛地鐵上方陸續開展三軸攪拌樁、地下連續牆及鑽孔灌注樁等工序施工。最先進行的是三軸攪拌樁。該樁將打入地下約14米深,這也意味着屆時距離地鐵最近僅2米。根據專家的建議,地鐵上方3米內儘量不能施工或建隧道,施工方於是將三軸攪拌樁距離地鐵的距離提升至了2米(原先爲1米)。
在三軸攪拌樁打完之後,施工方之後便建設地下連續牆,逐步形成環島形的大箱室,立於地鐵之上,由此通過鑽孔灌注樁等對地鐵上方的深基坑進行加固。考慮到衝擊鑽會帶來噪音和震動的影響,施工中只能用旋挖鑽機來作業。不過,施工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地鐵裏還是會聽到噪音的。
由此可見,季華路汾江路節點的隧道建設極爲複雜,加上地下土層、地質、地下水等環境因素,施工方面臨着極高的安全風險。爲了確保安全,禪城區還聘請了第三方對該工程施工進行安全保護監測。施工方負責人表示,“相關的突發應急預案,我們都已制定,第三方對我們施工的監測也是24小時進行的,力爭將安全風險降至最低。”
交通
管制
根據交通疏解方案,二期施工過程中,季華五路主線只保持自東向西方向3車道;而季華路—汾江路北進口車道需要調整,將設置2條右轉車道,其他車道均調整爲掉頭車道,並加設隔離欄,加裝信號燈。與此同時,汾江南路—園南大街路口也要打通,園南大街由西向東單行,增設隔離欄,引導車流行駛;而北進口則會拆除45米側分綠化帶,增加一條車道,並相應調整南、北進口車道功能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