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上午,西長安街繼續上演“中國式過馬路”。張玉軍/攝
從現在起,北京對“中國式過馬路”正式宣戰。市交管局上午表示,交警將對非機動車、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爲嚴格管理,在宣傳教育工作持續一段時間後,將開始依法處罰。如果出現拒不服從糾正、妨礙公務甚至襲警的情況,警方將依照《道交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進行嚴肅處理。
市交管局副局長陳龍波上午說,警方將結合各時段路口流量的特點,合理配備人員,協管員將配備小旗、耳麥式喊話器,對於非機動車、行人管理的喊話用語也將有規範。“耳麥式喊話器一共配備1200套,將配發到150個重點整頓路口。”交管局秩序處負責人說。
在各主要繁華路口、社區、單位、公園景區等場所,交管部門將設立交通安全宣傳站,播放宣傳光盤、提供業務諮詢,讓市民瞭解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的負面影響和危害,以教育的手段促使市民摒棄交通陋習。
“各交通支大隊還要發動管界內各單位職工和社區居民擔任交通文明志願者。”陳龍波說,此舉的目的是發動社會力量,讓宣傳工作深入到每一個角落,同時也可以在秩序較亂的路口協助交警、協管員維護交通秩序。
記者瞭解到,近期在全市範圍內開始的整頓工作主要是以宣傳教育和勸阻爲主,在一段時間後將會依法處罰。
“中國式過馬路”儘管飽經詬病,人人深惡痛絕,但真的上街後卻不由自主地也去“中國式過馬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硬件存在問題,使行人、騎車人想守法而不得。
陳龍波說,警方目前正在完善交通設施,提升行人通過路口安全係數。在各個示範路口及周邊路段,警方將完善交通標誌、標線、地下過街設施指示標誌。現在,各交通支、大隊對管界內路口全面開展了排查工作。
警方還將在近期對信號燈配時進行全面排查,特別是人流、車流密集,路況複雜的路口,將根據行人過街需求進行相應改造,將原有的一次過街形式改造爲二次過街形式。同時在較寬的路口增設多組信號燈,便於行人辨認。
在機動車違法停車嚴重的路口,警方將會增設便道隔離護欄、機動車非機動車隔離護欄,解決行人亂穿橫跨道路和機動車佔用非機動車道停車、通行等問題。
記者體驗
車公莊路口:西南角至東北角耗時四分半
今天上午,記者在車公莊路口體驗了行人過街的艱難。自路口西南角至西北角,人行橫道上的紅燈亮了2分23秒,2分50秒後,記者到達路口西北角,此時從西北角至東北角方向已是紅燈,變燈後記者以正常步速橫過馬路,算起來,從西南角到東北角共耗時4分35秒。
此路口南北方向爲二環路,要想橫過二環路,等候綠燈需要耗時大約2分28秒,綠燈亮起後迅速起步。在成年人的正常步速下,25秒至30秒可以抵達馬路對面。但記者發現,這裏的綠燈也僅有30秒左右。對青壯年而言不存在問題,可是記者周圍的多位老年人顯得力不從心。在“一次過街”都耗時如此之久的情況下,交管部門提出的“二次過街”(過一個路口需等候兩次信號燈)方式,能得到多少人的認可,明顯是個問題。
除了等候時間長,過馬路時間短以外,機動車對行人的干擾也相當嚴重。上午9時15分,記者在綠燈情況下橫過車公莊橋下的人行橫道,身後路口一輛右轉的黑色吉普車猛按喇叭催促,引得記者身旁一位老者極爲不滿。如果行人在爲時短暫的綠燈狀態下還要避讓右轉機動車,勢必在抵達另一側車道時,會被開始綠燈通行的機動車擋住。記者向周圍行人介紹警方將開始針對行人和騎車人過馬路實施整頓的消息,幾位行人同時表示:“先讓我們能順利過去再說。”(記者安然)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