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政府主動宣佈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5天后,上海信鴿迷戀者張建國毫不猶豫地“禁閉”了自己的25羽愛鴿。
據市政府官員說,全市200多萬羽信鴿全部封棚無限期停飛,久負盛名的一年一度上海信鴿春季比賽亦被叫停。
禁飛信鴿的決定是在該市一家市場售賣的肉鴿體內檢測出H7N9禽流感病毒後採取的一項措施。
政府部門同日還緊急撲殺了該市場的全部活禽。此次大規模撲殺行動是中國政府上月31日宣佈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以來的首次。
上海是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個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的地方。截至8日17時,這座中國最大城市共報告確診病例11例,其中死亡5例。另外,鄰近的安徽、江蘇、浙江3省共報告了13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2例。
禁飛信鴿和撲殺疫點禽類,只是中國政府和民衆防控抗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繫列措施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病例仍處於散發狀態,也未發現人際傳播證據,中國的其他省份尚未發現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說,中國政府一直在“不懈努力”,包括在積極開展現場調查之後,及時通報並快速共享信息,加大對疫病的監控防治力度,並對那些有不明原因呼吸疾病的人進行追溯檢測。
令人欣慰的情況還有,在政府宣佈發現確診病例之後的不到一週時間內,科研部門迅速推出了針對性的新型檢測試劑和抗病毒治療藥物。
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對於中國正在發生的此類疫情,不建議世界各國各地區在入境口岸實行特別篩查;不建議實行任何旅行限制措施;不建議實行任何貿易限制措施。
迄今爲止的事實表明,中國應對人類首次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整體上進展積極、效果良好,而這首先要得益於中國政府疫情信息的及時公開透明,因爲“及時公開透明”是科學決策、科學防治、各方聯動的重要前提。
很顯然,中國政府認真汲取了10年前SARS疫情瞞報遲報的教訓,在最短時間內主動公開了境內發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信息,並且每日更新公佈疫情。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鬍永華說,中國政府的H7N9疫情透明度非常高,這不僅有利於行政和科研系統作出快速、高效的應急反應,最大程度地遏制社會恐慌情緒、並贏得公衆的密切配合,而且還通過共享病毒信息獲取必要的國際合作支持。
“疫情信息的及時公開透明,加之防控資源的迅速科學調動,使至關重要的‘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成爲現實,盡最大可能地減少了病例死亡,以及遏制了疫情的惡化和擴散。”他說。
中國此次發生的病例是人類首次感染新亞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此前,人類對其如何危害自身健康知之甚少。
於上海首次出現的患者3月上旬去世後,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及時開展了相關實驗室篩查,並經過其後的進一步檢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牀中心於3月22日發現患者可能感染了H7流感病毒。
之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牀中心將標本送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後者於3月29日下午分離出了3株H7N9禽流感病毒。兩天後,中國政府正式向社會公佈疫情信息並同時通報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8日表示,此次疫情發生後,其與中國政府保持着密切聯繫,並得到了充分配合,持續不斷地獲得最新疫情通報,中國的病毒實驗室也與全球合作伙伴進行了密切合作。
中國政府關於此次疫情信息的及時公開透明也贏得了國際主流輿論的肯定。
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篇評論報道指出:中國政府應對當前H7N9疫情的表現顯示,它變得比10年前透明,雖然公衆質疑爲何衛生部門3周後才公佈首批病例,但看來這更多地與實驗室和流行病學分析難度有關而非故意隱瞞,一切走向公開和透明的舉措都應受到稱讚。
“信息公開的及時和準確是同等重要的,不能爲了單純追求快速而犧牲了準確,否則也是對公衆的不負責任。”胡永華說,“瞭解這種病毒對人類的傳染特性是需要過程的。”
10年前,同樣突襲而來的SARS疫情令年過五旬的張建國記憶猶新。張建國定居的上海市當時也是重點疫區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瞞報遲報的後果是疫情擴散、病例死亡率高和社會公衆恐慌,這直接導致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和衛生部部長被免職。
“與10年前相比,政府在信息透明度方面大大進步了,此次信息公開是主動的、及時的、全面的。”張建國說。
據他回憶,SARS肆虐期間,上海的信鴿愛好者也曾被通知“封棚”和“禁賽”,不過那是在中國南部首例疫情發生數月後的事情了。
張建國表示,政府應對H7N9疫情的態度十分果決,手段也是很科學的,他非常願意配合政府採取的一切防控行動。
SARS危機過後,中國政府認真汲取經驗教訓。除了從長期以來的重醫院治療輕公共衛生建設轉向兩者並重等具體內容外,最重要的具體措施還包括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並建立相應問責機制。
中國衛生部2006年5月制定並印發了《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嚴格要求在發現感染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這樣的病例時,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報告。
關於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年至2010年)首次提出,要保障公民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2007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報告在更高層次強調指出,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2007年11月起頒佈實施的《突發事件應對法》,刪除了有關新聞媒體不得違規擅自發布突發事件信息的規定。
而2008年5月起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旨在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它要求政府主動公開“需要社會公衆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政府信息”。
另外,中國還決定像禽流感這樣的疫情信息不再列入國家祕密。如今,中國政府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傳染病監控和報告體系。
習近平、李克強等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亦多次對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出新的具體要求。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客觀上,當前的H7N9疫情是對中國政府提高透明度成效的一次檢驗,“成績是令人滿意的”。
不過,中國官員坦承,當前的具體工作中還有不足之處。國家衛生計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樑萬年說,我們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協調需要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基層發現、診斷和治療病人的能力要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