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今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8.4%,這是近10年來,同期數據首次出現個位數增幅。受中央出臺八項規定等因素影響,高端餐飲下降尤爲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外形勢發生變化的背景下,餐飲業應從過去靠拼裝修、拼價格、拼資金的畸形模式中走出來,把拼品質、拼服務作爲健康發展的核心。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餐飲業“微利與粗放”的問題不斷凸現,去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以來,更使瞄準公務消費的高端餐飲消費應聲而落。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我國限額以上企業的餐飲收入1278億元,同比下降3.3%,出現中國餐飲業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中國烹飪協會預計,一季度我國餐飲收入增速很可能在10%以下。
“雖然我們已有心理準備,但這麼難看的數據,依然出乎大家的意料。”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馮恩援說。
中烹協10日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今年1至2月各地區餐飲業的表現不一,呈現一、二線城市增長乏力,三、四線城市後勁不足的態勢。
從企業來看,中高端正餐下滑明顯,經營狀況惡化。1月起高端正餐顯現出下滑趨勢,2月份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部分高端餐飲企業2月份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
定位大衆的正餐與去年持平,但利潤有所下降。北京一家定位大衆的家常餐廳2013年1、2月營業額增長3%,但利潤下降2%。
2013年餐飲業將面臨比2012年更爲複雜的市場環境,在嚴峻的經營形勢下,餐飲業內部的經營成本上升、利潤大幅下挫、供求結構性失衡等問題將更加凸現,機遇與挑戰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