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去醫院看病,多次排隊繳費總是難以避免,今後市民在全市各大醫院就醫時將用上“一卡通”,看病難將有所緩解。12日,記者從市衛生局瞭解到,作爲緩解市民看病難的新舉措,今年下半年,“一卡通”將在本市全面實現信息共享。目前,作爲本市首個試點區縣,南開區所有醫院已實行刷卡看病,與此同時,武清區、西青區也將“一卡通”納入醫院新服務項目。“一卡通”能給市民帶來哪些便利,昨天記者來到試點醫院現場體驗。
現場 5秒鐘輕鬆完成掛號
社保卡一刷,手一點選擇科室,僅僅兩個步驟,市民便輕輕鬆鬆拿到掛號條,這是昨日記者在本市南開區三潭醫院看到的場景。醫院掛號處沒有了以往擁擠、無序的狀態,排長隊掛號的場景更是不復存在,這樣的改變源自於市民手中的就醫“一卡通”。所謂“一卡通”,是指全市所有醫療衛生機構間、衛生部門與醫保部門間、醫療衛生系統與藥品供應系統間的數據聯網共享。社保卡除報銷外,還集合了充值、掛號、繳費、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等多種功能,而掛號功能正是實現院內“一卡通”的第一步。
從去年開始,南開區多家醫院陸續裝上了自助掛號機,市民只需用社保卡在該機器上一刷便可實現掛號。輔助市民掛號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計算過,忽略排隊等候的時間,人工掛號起碼需要20多秒,而自助掛號機僅僅用時5秒鐘。記者駐足掛號機旁20分鐘,看到不少老年人神情自若地掛號,動作十分熟練。“由於操作步驟簡單,社區的老年人早已普遍接受了這種電子化的掛號方式。”工作人員說。
變化 取藥繳費全能“刷卡”
市民自助掛號後,“一卡通”網絡系統隨即啓動,患者的個人信息出現在醫生的電子工作站中。當需要做化驗檢查時,只要醫生輕輕點擊檢查項目,患者的信息就“來到”了化驗室,他可直接到化驗室做檢查;當醫生開具處方後,患者的個人信息又來到了藥房,他同樣可以直接去取藥,其間無需再排隊繳費。
那麼患者的費用是何時繳納的呢?南開區衛生局信息中心主任成秉來介紹,患者繳納的費用是預先存入社保卡中的。當醫生點擊檢查項目或藥品時,醫院的信息化後臺會自動將費用分割成兩部分,其中醫保支付費用劃歸至醫保部門結算,個人支付部分則從社保卡中扣除。“這就是說,患者的社保卡增加了充值功能,它在用於醫保報銷的同時又是患者的個人賬戶,從而實現了醫療繳費功能。當患者社保卡中餘額不足時,化驗室或藥房便會通知患者爲卡充值,而其使用的機器依舊是自助掛號機。”成主任說。
成主任告訴記者,患者存入社保卡中的錢實際上是存儲到了診療醫院的戶頭上。目前,南開區每個實行“一卡通”的醫院在銀行均有各自的戶頭,這意味着患者存入社保卡中的現金,使用地點僅限於存入現金時的那一所醫院,這張卡也只能在一家醫院內“通用”。不過,今後這種醫院網絡各成體系的情況將有所改變。成主任說,今年,南開區將開展區域所有醫院網絡的對接工作,年內,居民有望拿着充值後的社保卡到區域內任何一家醫院均能實現“刷卡”就醫。
進展 下半年全市啓動“一卡通”
記者從市衛生局瞭解到,去年本市衛生局聯合婦幼保健、醫療衛生等服務平臺搭建完成了市級網絡平臺,並和各個區縣級平臺實現了對接,計劃今年下半年,本市啓動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實現計劃免疫、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信息與居民健康、醫療信息共享。這將使“一卡通”所承載的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功能發揮出重要作用。各級醫院醫生在爲患者診斷病情時,可調閱到患者的既往病史記錄,以及其曾經做過的影像檢查結果和醫生開具的處方,從而能更精準地判斷患者病情,利於患者的用藥和康復。
預計到2015年,本市將全面實現“一卡通”的使用,建立並完善個人衛生醫療信息。屆時,“一卡通”可覆蓋一個人自出生時的體檢結果、計劃免疫記錄、既往病史,到青中年時在不同醫院的歷次門急診記錄、住院診療信息和轉診情況,再到老年時的飲食起居、用藥記錄等健康查體內容。居民的生命健康情況將作爲健康檔案全部記錄在一張卡中,真正實現就醫“一卡通”。新報記者李佳萌實習生嶽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