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央視報道,近日記者暗訪了北京幾處分別位於公園、古寺和衚衕裏的就餐場所,發現這裏就餐價格高,並有公車的身影。一名服務員表示,他們接待的領導很多,記者問:“八項規定對你們沒有什麼影響嗎?”服務員回答說:“沒有。如果有任何問題,請直接給我領導打電話。前兩天不是兩會期間嘛,這裏也接待了好多客人,都是司長啊這類人。”
在這新聞裏,讀到兩類“領導”,一類是“司長啊這類人”,一類是餐飲企業的老闆或管理者。在某些機關單位、事業單位的領導樂於被下屬尊稱或暱稱爲“老闆”的年代,某些企業的下屬卻轉而稱其老闆爲“領導”,這是耐人尋味的。公權力與私權力有時候會產生微妙的轉化,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也存在私相授受與非法輸送的可能。“如果有任何問題,請直接給我領導打電話”,你看,就擺平公款消費這檔子事而言,這餐飲店的“領導”甚至比前來就餐的“領導”還要牛一點吧。
高雅的場所、高檔的菜品、高端的服務,隱藏在公園裏、古寺中和衚衕內。這般煞費苦心的低調,是爲了刻意躲避誰?爲人民服務的人,當然也可以被人民服務的,事實上也肯定是受到人民服務的,但爲何這般見不得光?不就吃個飯嘛,至於把車牌遮住,甚至將車牌卸下?看來這場所是“地下”的,這飯也不是一般的飯,吃這飯的也定是侵損公共利益的“潛伏者”。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有些地方政府推進全民醫保攤雙手說沒有錢,但三公消費卻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民間呼籲儘早將“嘴上糜爛”入罪,實在是爲天下蒼生計。“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現在官倉老鼠見人開倉有所顧忌了,逃跑了躲避了,這是一大進步,但若只要躲起來偷吃,就沒人管沒人抓,官倉也沒制定防範老鼠偷吃糧食的措施,那麼,還會有“健兒無糧百姓飢”的悲嘆的,還會有“誰遣朝朝入君口”的質問的。
明吃改暗吃,這所謂的腐敗新陣地,爲“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作了新註腳。這也正應了俗話說的“勸了耳朵,勸不動心”,“勸了浮皮,勸不了內瓤”。看來要讓人“動心”,光靠“勸”還是不行的,非要動點真格的才行。北京那家衚衕內的會所聲明是“對內不對外”的,這個“內”是指哪些人而言的?那些開高檔公車來此消費的公職人員,是怎麼找到這裏來的?這家會所是公職人員的親戚開的,還是該會所的“公關”特別到位,使得權力與利益得以巧妙勾連?查查這些事,就很可能不只是“嘴上糜爛”的問題了。
狼無狽不行,虎無倀不噬。肯定有人“潛伏”在政府機關裏,爲那些隱祕會所的經營者輸送公款。因此,與其說是八項規定下有人嘴饞偷着吃,不如說某些官員與官員之間、某些官員與某些老闆之間,還有很多利益非得躲貓貓輸送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