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發生了7級地震,受災面積高達12500平方公里,災區人民損失慘重,國內各大媒體紛紛競相報道,一時之間雅安牽動了十三億同胞的心。咸陽北路街社區有一位常奶奶,看到新聞後心情十分沉重,4月22日便早早來到紅橋區紅十字會,捐贈了一千元錢,別看這些錢不起眼,但是對於每月退休金只有兩千元的常文慧來說,這已經是她當月的一半收入。常文惠告訴記者,坐在家裏看着災區的新聞報道她恨不得能自己跑去雅安幫助災區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捐助災區人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事,作爲一名退休的醫務工作者,雖然不能在醫院裏救死扶傷,但是換一種方式一樣能夠幫助災區人民,這次捐款只是常文惠三十幾年衆多捐助中的一次。
省吃儉用捐助困難兒童
特別喜歡孩子的常文惠會定期到天津市希望工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紅十字會、SOS兒童村、兒童福利院等機構尋找救助對象。三十多年來,常文惠捐助過的困難兒童和家庭不計其數,新村小學、西沽小學、雷鋒小學、天津三中、80中學等學校,還有塘沽和薊縣的多名學生都得到過常阿姨的金錢或生活用品資助。常文惠告訴記者她捐助的孩子成績都非常優異,如果因爲生活困難而失去學習的機會那真是太可惜了。在常文惠捐助對象裏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小波,她每年都會捐助這個學生,平日裏常文惠都是在地攤上買衣服,能有多便宜就多便宜,省吃儉用把剩下的錢用來給小波買一些比較好的衣物,這都是爲了讓小波過上和其他同學一樣的生活,穿一樣的衣服,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快樂的成長。小波經常想見一見一直以來捐助他的常奶奶,可是都被她拒絕了,她說:“咱們捐助苦難兒童不是爲了讓別人報答,就是做好事,幫助孩子們有學可上,看見他們都學有所成,我就滿足了!”
持之以恆愛心反饋社會
常文惠老人已年過六旬,她常年堅持做好事、獻愛心,被社區居民傳爲佳話。光是今年截止到四月份,她已爲希望工程,兒童福利院,SOS兒童村,農民工子女,“百萬基金圓千萬個夢”基金等公益機構共捐獻一萬多元。在平日裏,常文惠看到無人送飯的病友,她都會到超市爲其悄悄買來食物;碰上沒有零錢坐車的路人,他會熱情的幫忙刷卡;路遇擺攤賣棉襪的孤兒,她會先後買下四五百雙棉襪,然後全部送給SOS兒童村的孩子們,自己不曾留下過一雙。常文惠說:“現在對於做好事已經成爲了一種習慣,感覺是很正常的事情。”
常文惠家老兩口一個月的退休金不過四千多塊錢,三十年來不完全統計以捐款捐物共計50萬元,資助學生22人,這些數字常文慧很少對人提起,她對記者說每當看到有困難的人,就忍不住想伸把手,對於這些年捐出的善款一點也不覺得心疼,因爲她覺得把錢捐給有需要的人是把錢用在刀刃上了,就是一個字值。最後常文惠告訴記者:“藉着這次爲雅安地震捐款的機會,我要帶動更多人加入關愛社會弱勢羣體的行列,使更多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記者付文超 通訊員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