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峯》報道,今天上午8時02分,蘆山縣老縣城和平路39號,防空警報拉響。四川省“深切哀悼“4·20”蘆山7.0級地震遇難同胞”儀式在這裏舉行。
今天上午,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軍區負責人、來自災區的羣衆和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醫療衛生系統的救援人員、志願者等各界人士近140人蔘加了哀悼儀式。
三分鐘的默哀後,思念曲奏響,人們緩步走向鮮花臺,爲遇難同胞獻上了一支支白色菊花,以寄託哀思。
家住蘆山老城區的凌粟珍今年72歲,她的家在地震中成爲危房。
凌粟珍:大家來支援我們要多花好多錢,心頭感到很難受。但是後頭我又感到高興,因爲有中央領導,李總理也到了我們蘆山來,各級領導都很關心,雖然我年齡大了,但是我要鼓勵這些年輕人,要打起精神來,我們有這麼多關心,我們一定能重新站起來,一定能恢復起來,有這個決心有這個信心。
逝者已矣,生者堅強。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96人遇難,每個遇難人員背後都有一個破碎的家庭,每個人生前都有一段獨屬於他的故事。
周女士:這是家裏的廚房,一下子就垮了,他就是從那面往外跑,就跑不出來了,就跑到這個位置,真是沒幾步。
蘆山縣龍門鄉,距離縣城幾公里的小村莊,村民周女士(化名)家的磚混加木頭結構的二層的房子已經傾斜,廚房幾乎夷爲平地。地震當時,她的丈夫在做早飯,瞬間被壓在了廢墟下。
周女士:我要趕去上班,我們有個摩托車,他要把我送去上班,回來就幹活,他送了我回來,煮了掛麪,做點吃的就去幹活,剛好拿鍋去煮,地震就來了,轉身就往外跑,再跨差三步就出來了,可是就沒出來。
周女士在蘆山縣城的紡織廠上班,地震來臨時,她躲在紡織機下,護住了頭,背部受傷,搖晃停止後,她立刻給丈夫打電話,沒人接聽。輾轉一個小時,好容易到家。
周女士:我看到我家院子周圍站了好多人,一看站這麼多人,我心就涼了,出事了。腳就軟了,一點兒勁都沒了。
村民們一塊兒動手,把周女士的丈夫從廢墟下救出,用門板擡去縣醫院,路上人就不在了。他們的女兒在雅安當老師,到家已是地震後當天夜裏,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兒子在重慶上大學,幾次打電話要回家看看,被周女士阻止,至今,也不知道父親已經去世。
周女士:他知道我的身體不太好,我怕他回來見到家裏的情形,就不會再去讀書。
記者:兒子平時是很孝順你們的吧?
周女士:嗯,就是。假如明天要去重慶讀書,頭兩天,他就把我和他爸爸衣服全部洗乾淨,晾衣杆上全都搭好,把家裏的活全都幹了。
周女士50歲,丈夫比他大一歲,倒插門從寶興縣的高山上,來到龍門鄉。老實話少,周女士說,丈夫在村裏人緣很好。
周女士:鄰居家的電飯煲壞了,他也去幫忙修,電線斷了,他說,大娘,我去給你接。嘴上不愛表達,做實事。
在紡織廠工作三年,丈夫總會送她上下班,風雨無阻。紡織廠的姐妹叫他“模範大哥”。
周女士:冬天裏,那麼冷,那麼早就送我上班,7點鐘天還沒亮,就送我上班,晚上天黑了再來接我,那麼遠的路程。
記者:送了好幾年了吧?
周女士:三年。就是送三年。
地震當天,周女士和女兒住進了鄰居搭起的帳篷裏,三家16口人。這兩天陸續有部隊官兵到村裏,幫老百姓從危房裏搶些生活用品。有戰士也幫他們搶了兩袋稻穀。
周女士:當兵的有幾個小夥子幫我去進屋拿穀子,我去求他們你們不要再給我搬了,我說你們快不要去了,千萬不能被砸到。我就給他們跪倒,不要再給我搬了,我求你們再不要幫我搬了,我不要了,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