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廬陽中學和虹橋小學兩支足球代表隊今日北上,出征全國校園足球冠軍盃賽,一時間,合肥校園足球聯賽再成熱點。其實引發關注的不僅僅是這兩支隊伍,其他球隊中也不乏亮點,比如說夢園學校足球隊,該校不僅自發建立了安徽首家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而且還提出了一個打造全國一流青少年梯隊的長期規劃。經過4年的積澱,合肥校園足球終於觸動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槓桿”。
多點“開花”成蛻變標誌
從小球星到一支隊伍,再到一所學校,這個春季,不斷有合肥校園足球的好消息傳來。
從王芙蓉入選女足U13隊,到孫沁涵入選男足U14隊並在代表中國隊參加U14亞少賽預賽中破門;從全國各地的球探紛紛來肥選拔苗子,到王天擎、黃開洲等一大批小球員遠赴廣州、上海、杭州等地的足校或俱樂部學習訓練,其中王天擎還成爲恆大首批赴皇馬交流學習的小隊員之一;從一所所學校競相開展足球項目,並加入到校園足球聯賽中來,到終於有一所學校站出來,成立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完全依照俱樂部的模式運作,制定出長遠的規劃,這一個又一個“閃光點”無不表明,合肥校園足球已經開始出現質的飛躍。
基礎是這樣一步步夯實的。近四年來,合肥校園足球聯賽的註冊隊員達到2000人,常年參與校園足球活動人口突破100000人。在已經結束的三個賽季的校園足球聯賽上,總共進行了954場比賽,總進球數爲5279個,場均進球數5.53個。近四年來合肥安排了6批次100多人校園足球隊伍前往廣州、青島、北京參加校園足球的夏令營和冬令營。連續三年在亞足聯教練員日,全國校足辦安排國內知名的足球運動員楊晨、成耀東、范志毅來合肥開展精英教練員進校園義務執教活動。
2012-2013賽季,合肥校園足球聯賽共有46所學校48支代表隊,共計787名運動員參與418場聯賽的角逐。
“全國一流”目標的背後
事物的發展總有規律可循。校園足球聯賽由於有了紮實的基礎和良性的競爭氛圍,引發質變就變得順理成章。一切在悄悄中進行,一切又讓人豁然開朗。真正讓外界覺察到質變的是夢園學校的一個探索之舉:該校成立了合肥乃至安徽首家由學校自發組建的、真正意義上的青少年足球俱樂部。
與一般學校的足球俱樂部不同的是,這傢俱樂部一開始就比較正規、專業。記者在日前採訪中看到,俱樂部位於該校操場南部一棟樓的三層之內,擁有器材室、教室、會議室、教練員寢室、學生寢室、健身房、食堂、休息室等,總共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光是裝修就投入二三十萬元。記者一走進來,就有種進入足球學校的感覺。
夢園學校開展足球運動較早,早在2005年合肥開展小甲A的時候,該校代表隊就雄踞前三名。2009年合肥開展校園足球聯賽之後,這所學校更是如魚得水,無論是在小學組還是在初中組一直都躋身強隊之列。由於是九年一貫制學校,該校足球從小學到初中的延續沒有任何障礙。
一個專業的教練員團隊是這所學校能夠早早成立俱樂部的最大保障。當別的學校還在爲沒有專業足球教練而犯愁時,該校就已經建立起了一個5人的教練員團隊,其中4名專業足球教練負責訓練,1人負責球隊的管理和對外聯繫。34歲的丁學寬在這所學校任教已經7年,從一開始教孩子踢球,到現在負責學校俱樂部的管理,丁學寬爲該校足球運動的開展傾注了太多的熱情和夢想。他說:“合肥有這麼多校園足球布點學校,從普及層面看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但現在敢站出來說想提高的,我們是唯一的一個。”丁學寬所說的站出來就是指“成立安徽首家真正意義上的青少年足球俱樂部”,並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我們的設想是先爭取有關政策支持,能在全區、全市招收一些有足球天賦的孩子,將來我們還設想能夠在全省、甚至在全國挑選孩子進俱樂部。”丁學寬表示,在該俱樂部的長遠規劃中,他們要打造出一支具備全國一流水平的青少年球隊。
我們不知道距離丁學寬所說的“一流”夢想實現有多遠,道路有多曲折,但既然有夢想、有規劃,就自然有更大的前進動力。在合肥校園足球聯賽還沒有衝進“全國一流”之時,在安徽的職業或專業足球還未建立之時,一所學校能喊出“全國一流”的目標,這本身就體現出一種巨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