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保險銜接養老社區的商業新模式去年在中國落地後,泰康人壽在北京昌平開設了養老社區旗艦店,平安集團接着在浙江桐鄉啓動了養老社區項目。上海首家由保險公司投資建設的養老社區已選址松江,習慣於居家養老的市民,會接受這種舶來的養老社區形式嗎?引入連鎖經營模式
泰康人壽近日宣佈,泰康之家上海養老社區在松江新城落地,佔地69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0%,可容納居民1000戶,預計2016年建成。其參考了美國社區的選址原則:離子女和自己家近、自然環境好、周邊配套完善。泰康之家意在用連鎖經營的模式經營養老院,並且佈局全國連鎖。未來5到10年,泰康人壽計劃在上海、廣州等宜居城市建10-15個養老社區。
平安集團透露,其將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西部、海南島戰略布點養老社區,開發養生養老綜合服務社區。
醫療服務成爲亮點
養老社區與一般社區有哪些不同?以美國著名的萬柳養老社區爲例,社區有1萬人的規模,有別墅,有單間公寓,滿足了企業高管和普通市民的不同需求。社區內有大型的體育運動、文化中心和齊全的醫療康復設備等。
按照泰康上海養老社區的設計,居民根據年齡和身體狀況劃分爲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業護理、記憶障礙等不同功能的居住單元,文化、健身、餐飲、醫療等硬件設施與專業、軟性服務無縫對接,提供一站式、人性化養老服務。
從細節看,特別考慮了老人的需求。通道走廊設置了舒適的座椅,兩側設有隱形的扶手。在容易發生意外的浴缸邊、馬桶旁、牀邊,安裝了紅色的24小時緊急呼叫按鈕。未來社區內將配備高端的小型醫院,提供多方位的健康醫療服務。
平安在桐鄉的養老社區,請來上海的一家三級甲等醫院提供社區內部全套醫療體系的建設,一期養老公寓由韓國最大的壽險公司進行管理運營。
入住養老社區“通道”
目前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1.85億人,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峯值的4.8億人左右,養老產業的投資價值逐漸顯露。
建養老社區需大量資金,保險公司正好持有大量的長期資金,需要尋找有穩定回報的投資出路。養老社區屬於商業地產,但與寫字樓、商鋪等相比具有穩定的特點,與經濟週期幾乎無關,而與人口結構變遷相關。據估計,養老社區項目要跨越盈虧平衡點,至少需要8年以上。
在商業模式下,市民購買養老年金保險,是獲取未來入住養老社區資格的“綠色通道”。年輕時通過保險進行理財,獲得資產的保值增值,積累充足的養老儲備;年老時既可選擇入住養老社區享受養老服務,也可選擇使用保險金自由安排養老生活。從目前的行情看,簽約的多爲中高端人羣。比如,泰康“樂享新生活”躉交繳費起點爲200萬元,或者10年期交,年交保費20萬元以上。按月領取的年金作爲養老生活日常費用,還提供備選的一次性領取生存保險金,作爲養老生活的啓動資金。“入住確認函”則提供了一個未來養老生活安排的選擇權。客戶不僅獲得年老時保證入住養老社區的資格,還可選擇將保險利益直接支付養老社區的費用。
在我國,居家養老仍爲主要養老方式,佔比高達95%,其次爲社會養老和社區養老。今後,養老將更多依靠自身而不是下一代。市場人士認爲,壽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有助於彌補社會保障體系中保障不充足的缺陷。富足而退,你會在養老社區中給自己買一份“期權”嗎?
本報記者談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