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我登錄支付寶,發現能查十年網購對賬單了,才意識到,我已經網購十年了。”白領孫女士表示。從淘寶網獲悉,5月10日淘寶網成立滿十年,這十年來,天津人網購花掉的金額在全國各大城市裏排第十位。不少市民表示,這些年,不知不覺中網購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
改變1內容
吃穿住用行網上都能買
孫女士說,自己是從2004年上大學那年開始網購的,“那時網購不像現在這麼頻繁,只是買點便宜的衣服,如幾十元一件的T恤。”
買過幾次之後,孫女士覺得網購挺好,“不用自己出去逛,東西還比實體店便宜。”後來她和同學開始網購一些化妝品、零食。時至今日,在孫女士眼裏,世上就沒有不能網購的東西,“我買過新鮮水果、買過家裏吊燈,還買過雲南米線、活的螃蟹……現在家裏的柴米油鹽、衛生紙,甚至前年家裏裝修時的一些建材、傢俱,全部都來自網上。而且現在網上不僅能買到國內商品,買國外商品也很方便;實體店沒有的新鮮玩意,網上就能買到。”
改變2觀念
網購族由“異類”變爲主流
李先生清楚地記得,早年告訴別人自己的東西是“網購的”時,對方會很詫異:“你敢網購?這看不見、摸不着的,靠譜嗎?你付錢了,對方不給你發貨怎麼辦?東西有問題,你找誰去?”一系列問題顯示了那時大家對網購的不信任。
“我當初在網上買相機時,花了兩三千元,身邊的人都覺得我瘋了,這好幾千元從網上就給別人了,還不知道能不能收到東西,收到的東西是真是假?”李先生說,自己當時在別人眼裏算是異類,“再看現在,不網購的人成少數了。”
改變3金額
由一年500元到一年5萬元
“再買就剁手!”“你已經剁成千手觀音了吧!”這是網購達人王小姐和同事之間的調侃,她說,每次看到支付寶賬單,自己都覺得內疚,“怎麼網購就這麼剎不住車呢!”
在王小姐看來,網購容易讓人衝動消費,“因爲方便、省時。同樣的時間,坐車還沒到商場了,坐電腦前已經看了十幾家店了。”在去年年末支付寶推出的網購賬單中,王小姐“不負衆望”,消費金額超過了天津99.3%的人。“剛網購那年,一年也就花個500元,現在一年花5萬元都不成問題!”
數據
4年兩千萬人買“家裝”
網購十年,不同類型的買家也呈現出了不同的消費特點。例如,奶粉是不少“媽媽型”買家網購的主要商品,而且,在“三聚氰胺”事件後,淘寶數據統計,2008年9月至今,中國父母們在“洋奶粉”上的花銷高達163億元,平均每個家長花了8343元。天津只買洋奶粉的媽媽有3萬多人,人數在全國佔比排第14位。
服裝方面,2011年至今,網友購買旗袍、唐裝、漢服、刺繡等衣服的件數達2.3億件。裝修這種在傳統印象裏肯定要在線下完成的事,也有不少人通過網購實現: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有2000多萬人在淘寶上購買了“家裝主材”,有23萬人購買了“設計/施工/監理”類商品;蘋果粉絲之多也在網購上有所體現,十年來,有2432萬人購買過蘋果及周邊產品,其中有1110萬人購買蘋果產品超過3次。另外,自2004年至2012年,共有6940萬人購買過18.5億件運動類產品;十年來,有2765萬人買過各種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