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九年前,外籍男子金某及其妻子以“收購雜糧”和“高息借款”爲由,在本市靜海縣某鎮詐騙多名村民近200萬元後外逃。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民警始終未放棄追查。今年3月上旬,金某再次入境時,公安經偵部門接到廣州邊檢傳來的消息,一舉將其抓獲。近日,金某因涉嫌合同詐騙犯罪被批准逮捕。
鎮裏來了外籍老闆
2003年年初,靜海縣某鎮來了一名姓金的外國商人,自稱是外國某貿易公司天津辦事處負責人,打算向村民們收購大豆、紅豆等雜糧。金某拿來不少樣品,讓村民們按照相關標準到指定產地去收購。金某再從他們手中買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時間,許多農民都加入到雜糧收購的生意中來,而當時沒有簽訂合同,全憑口頭上的信譽。金某不僅和村民們做生意,還許諾高息從村民手中借錢。金某的妻子也註冊了一家貿易公司。二人在靜海縣幹得熱火朝天,很快便獲得村民的信任。
打了白條身影難尋
然而好景不長,金某逐漸出現拖欠貨款的情況,雖然全部都打了欠條,但大家心裏還是不踏實。2004年春,金某突然音訊全無。有村民得知,金某將雜糧運回外國後有逃稅行爲,被當地司法部門實施了處罰。於是,當金某在秋天再度來津後,村民加快了向他要債的速度。金某在本市河東區衛國道某小區有兩套住房,當年11月中旬,多名村民來到小區內要賬。金某的妻子在家接待,自稱要去醫院看牙,要村民等候,金某妻子和翻譯走後便再也沒有回來。村民們此時如夢方醒,果斷報警。
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五支隊民警調查發現,金某在河西區某寄宿小學上學的孩子早已被接走,一家三口於當日下午出境前往香港。村民們將金某在天津的翻譯扭送至公安機關。警方查實,金某在河東區的住房均是以翻譯名義購買,但首付和還貸款等則均由金某掏腰包。2005年,這兩套房被法院執行拍賣,錢款用於還貸和發還部分被害人,但仍有100餘萬元的“窟窿”沒有填上。
九年後再入境被抓
金某夫婦外逃後,經偵總隊五支隊民警始終沒有放棄對他們的抓捕,先後多次走訪相關物流、口岸、邊檢等單位,並及時對二人採取邊控措施,將他們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等信息傳至各口岸。據調查,金某夫婦拖欠的貨款和欠款近200萬元。
今年3月3日,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五支隊民警接到廣州邊檢機關傳來的消息,稱一名叫金某的男子陪同來華參加高爾夫球比賽的兒子入境。金某的姓名和出生年月等信息均與當年外逃的金某一致,只有護照號不一樣。民警迅速將金某的相關資料告知廣州邊檢機關,最終確認該男子正是嫌疑人金某。隨後,辦案民警將金某押解回津。至此,這起九年前的案件被成功偵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