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圖黃輝
特邀嘉賓
周默:明清傢俱材質研究專家
曹靜樓: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專家
沈平:古典傢俱研究者
天下藏界
最近兩年,在紫檀、黃花梨傢俱原材料瘋漲之後,金絲楠木的價格也迅速上漲,天價金絲楠木傢俱比比皆是,金絲楠木原材料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在古典傢俱行甚至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黃花梨輝煌謝幕,金絲楠王者歸來。天價金絲楠木的說法不絕於耳:一根金絲楠木換一棟樓,一根金絲楠木可換一輛賓利轎車,一張金絲楠木桌子價值3億元,一對金絲楠頂箱櫃標價300多萬元,四川村民挖出價值1200萬元金絲楠木……火爆的市場行情也引起了金絲楠木的投資熱,甚至有商家宣稱,金絲楠木已經進入零風險投資期。筆者通過對幾位業內專家走訪,試圖還原金絲楠木的本來面目。
支撐金絲楠木暴漲的重要賣點是“皇家御用”的頭銜,市面上關於“金絲楠木是皇帝專用木料,是帝王之木”,“清代權臣和珅,因爲用楠木造房,才被嘉慶皇帝賜死”等關於“皇家專用”的傳言很多。
藏市走訪
何謂金絲楠木?
百度百科:金絲楠木爲楨楠屬樹種,在中國約有34種,只要顯現金絲明顯的均可確定爲金絲楠木。金絲楠是中國特有的優良木材,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明末就已經瀕臨滅絕。
市場說法:由於過度砍伐,早在明末,金絲楠木已經瀕臨滅絕,所以價格十分昂貴,古代更有“一楠一命”的說法。關於金絲楠木較爲詳細的記載,要數明末清初學者谷應泰《博物要覽》中的描述:金絲楠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材質細密,鬆軟,色黃褐微綠,嚮明視之,有波浪形木紋,橫豎金絲,爍爍可愛。在古人看來,金絲楠木水不能浸,蟻不能穴,經千年不腐,而且還有幽香。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光澤感歷久彌新,成爲除了紫檀、黃花梨等紅木外,軟木中最受歡迎的品種。
明清傢俱材質研究專家周默表示:“學界對金絲楠概念也很混亂,並沒有可行的標準,甚至各執一詞,較爲複雜。目前,世界上現存楠木種類有200多種,金絲楠木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特定樹種,而是大家對一些木材中出現金絲現象和金黃色光澤楠木的泛稱。只要楠木中包含金絲,不管多少,就可以稱爲金絲楠木”。對於金絲楠的存世情況,周默介紹說,與黃花梨、紫檀等硬木高達數百年的生長期不同,楠木生長週期相對較短,而且後期生長迅速,在自然環境下,楠木幾十年便可成材,人工種植林時間短,並非有人所言的明代就已瀕臨滅絕。而且,在明清時期,楠木作爲民居、廟宇以及棺木用材,使用較爲廣泛,因此在民間留存的舊料也較多,資源並不稀缺。
原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專家曹靜樓也介紹,在明清時期,金絲楠木的產量很大,在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出現,其中以四川最佳,古時皇家用材基本都在四川採集,貴州次之。有人表示,只有楨楠纔是金絲楠木,其餘的都不是。對此說法,周默表示,200多種楠木,連木材學的專業研究者都很難分辨,普通的商家又怎麼去分辨,“這完全是有商業目的的炒作,將金絲楠木的範圍和種類做得越窄,越好炒作,這種說法完全是誤導消費者的噱頭。”
市場發問
金絲楠木是皇帝木?
百度百科:金絲楠木的名氣很大,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但絕大多數人只是聽過而沒有見過,因爲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傢俱,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築使用金絲楠木。
市場說法:北京故宮及紫禁城上乘建築,多爲金絲楠木樑椽構築。金絲楠木明代起至清代,已爲皇家專用。皇家的金鑾寶殿、金漆寶座、祖堂佛龕及敕造的壇廟、佛像建築,多爲金絲楠木製作。乾隆史料中也記載了很多乾隆帝親自審閱定製的金絲楠木系列傢俱。
四川金絲楠木流行於明代宮廷,皇帝講究的是黃袍加身,黃色的東西受到皇帝愛戴。金絲楠,其美異常,蓋世獨一,有“皇帝木”稱謂。金絲楠木千年不朽,萬年不腐。以至於出現“乾隆盜木”事件,當年乾隆看重明陵的金絲楠木,以修葺陵墓爲藉口,拆大改小,偷樑換柱,拆下上好的料子給自己修建壽陵,這是鐵板釘釘的事實。
據曹靜樓介紹,在明清時期,金絲楠木主要有三類用途,一是利用其料大的優勢,作爲建築結構用木;二是製作楠木傢俱或者和其他硬木木材配合使用;三是用於人死之後製造棺木。作爲皇宮的用木金絲楠木具有體量大、耐腐蝕、不易變形、木質較細幾大特質,所以在故宮的主要建築大批使用,作爲建築結構或建築裝飾,都發揮了金絲楠木本身的優點,物盡其用。
對於當下出現的天價楠木傢俱,古典傢俱研究者沈平解釋道,明清宮廷傢俱文化是圍繞紫檀、花梨等硬木展開,金絲楠木主要用作傢俱輔料。在清代之後,紫檀等進口木材日漸稀缺,所以會採用金絲楠木作爲部分替代。在古代,金絲楠木算“柴木”,木質偏軟,不適合做大件傢俱。人們更多的是將金絲楠作爲硬木傢俱的輔料,比如背板、隔板這些內部結構,以節約硬木用料;有的是將楠木作爲內胎,外面包上紫檀、花梨等硬木,成爲明清時期獨特的包鑲傢俱;還有將金絲楠木做成傢俱,外層刷漆,或瀝粉貼金,並不會直接呈現其金絲紋的木質。楠木被包裹在裏,材質上是不是金絲楠木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在《紅樓夢》中,秦可卿死後所用的楠木棺材,在書中提到“一千兩銀子只怕無處買”的記載。金絲楠木號稱千年不朽、萬年不腐、不變形、不開裂,所以成爲明清時期製作棺木的理想材料。但周默表示,金絲楠木千年不腐的原因主要是埋在地下,因爲隔絕空氣,金絲楠木已變成陰沉木,所以不易腐爛。因此,古人多用金絲楠木做棺材,也是看中這一特性。相反,如果是裸露在外的木材,比如房樑、柱子之類,如果經風吹日曬,或者雨水侵蝕,時陰時幹,同樣會很快腐爛。
曹靜樓表示,金絲楠木皇家獨享這一說法完全是出於商業炒作的“偷樑換柱”,他說:“現在市場炒作的概念是皇家專屬,是屬於偷換概念,根本沒有什麼皇帝木,皇家也用,民間同樣使用,而且皇家使用的目的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皇家很少用金絲楠做傢俱,和現在宣傳的不是一個概念。”
專家把脈
金絲楠木究竟價值幾何?
金絲楠木“皇家御用”不僅增加了其身份含量,更爲金絲楠木在市場上漫天要價編造了理由,有的商家對外宣稱,“在清朝乾隆年間,1克金絲楠木價值等於10克黃金”,既然在明代就已瀕臨滅絕的金絲楠木有如此高價,市場上出現“一件金絲楠桌子價值3億”的要價也不足爲奇。
金絲楠木“黃袍加身”,價格隨之急劇攀升,從2009年起3年時間,金絲楠木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已達3至5倍,在有的地方,一根楠木已經可以賣到兩三百萬元。而金絲楠木傢俱價格則更高,售價從數萬元到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不等。成都的一些金絲楠木批發廠商對外公佈的價格已達到1.8萬元至5萬元每立方米。
據周默介紹,2003年左右,基本沒人買賣金絲楠木,當時的價格也就兩三千元每立方米,現在的價格已經上漲到了兩三萬元每立方米,而且現在是拆房子的舊料都在賣,根據花紋和成色不同,也可達到幾千甚至上萬元每立方米。
周默表示,“1克金絲楠木價值等於10克黃金”的說法根本就不可信,明清時期,楠木這類“柴木”根本不是按照重量交易,而是按體積計算,而且,清代還沒有克的概念,屬無稽之談。實際上,目前出現在明清時期最貴的金絲楠木傢俱價格也不過百萬元,中國嘉德在2010年上拍的清金絲楠木龍紋頂箱櫃是目前在拍賣市場上成交價最高的金絲楠木傢俱,該件傢俱估價35萬元至55萬元,最終以302.4萬元成交。其價格遠不能和同時期的硬木傢俱相比。
行業質疑
誰在製造金絲楠木天價泡沫?
目前,專家普遍認爲:在剝開金絲楠木皇家專用的面具時,不得不說,時下的金絲楠木熱純屬人爲炒作,商家及不良專家通過偷換概念、歪曲事實、編造故事等手段,爲金絲楠木戴上皇家御用的面具,爲其價值鍍金,加之電視營銷等手法,誇大其固有價值,而背後的真正目的在於誤導消費行爲,在尚不規範的傢俱市場中牟取暴利。
周默認爲:“前幾年,資本運作的投資者和不良學者相互勾結,在炒作完黃花梨、紫檀之後,沒有其他原材料可炒,就尋找貨源充足的品類,囤積居奇,從經濟利益出發,尋找由頭,按照炒作的規律,將楠木價格也炒起來了。”
曹靜樓也透露,“因爲楠木品種很多,有的商家搭順風車,將其他的楠木也炒作起來,魚目混珠。”黃花梨、紫檀炒作,楠木價值和花梨、紫檀不能比擬,木材雖然少了,生長期仍舊比其他硬木短得多,資源並不稀缺。專家表示,金絲楠木瘋狂暴漲的背後同樣是人爲編織的金絲套,在鼓吹皇家御用的同時,也在誤導更多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入場。有責任心的業內人士呼籲商家規範經營,消費者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