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夏先清代玲報道:單增羅布之前是西藏山南地區桑日縣委組織部一名幹部,去年來到桑日縣桑日鎮頗章村擔任第一書記。
去年7月,西藏山南地區選派機關幹部到村、居委會任職工作全面啓動,先後分兩批共555名機關幹部“接地氣”走向基層村、居委會。
單增羅布到任後,一手抓村兩委班子建設,一手抓發展——及時協調經費,爲村裏的120畝青飼玉米修了圍欄,避免了野生動物對青飼玉米的破壞,年終每戶增收1000多元。下一步,他將帶着大家種油菜,建榨油房、水磨房。村裏現有一座傳統的水磨房,但已不能滿足村民需求,村民出村到別的地方磨糌粑要1.2元一斤,在村裏的磨房磨28斤才收1元。青稞磨成的糌粑是藏族羣衆的必需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是解決民生問題,既有利於拉近幹羣關係,又有利於壯大集體經濟。
西藏山南地委組織部部長陳軍介紹說,選派的這批機關幹部,大學以上學歷409人,平均年齡28.5歲。“我們重點選派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素質好,能吃苦、肯幹事,有一定經濟頭腦,組織協調和處理複雜問題能力較強的幹部。”陳軍說。
拴住機關幹部心的,是一套具體的考覈制度。在山南地區,選派幹部均由地、縣兩級組織部門跟蹤考覈,其黨員民主評議、公務員年度考覈由所在鄉鎮黨委統一考覈,考覈情況記入本人檔案,作爲選派幹部任用的重要依據。
山南地區行署專員張永澤說,選派幹部到任後,與駐村工作隊一道,理清了村、居委會發展思路,細化了工作措施,健全完善了規章制度,規範了村、居委會工作,基層工作水平明顯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