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粵講越有料
欄目主持/周偉良
光棍遇着冇皮柴,意思是敲詐勒索者遇上了窮光蛋。此“光棍”非指“沒有妻子的成年男子”,而是指“地痞流氓”。冇皮柴,就是沒有皮的柴,也即另一根光棍。
實際上,光棍和冇皮柴是同類項,意思都一樣。
信用卡犯罪中銀行也有責任
市第一人民法院上週二發佈調研報告稱,過去5年,在該院審理的信用卡犯罪中,惡意透支行爲佔21%。該類被告人在明知無力償還透支款項的情況下,以非法佔有爲目的,大量取現、消費,並極力逃避銀行追查,還有部分人用虛假信息申請信用卡。
如果說惡意透支信用卡的犯罪分子是靠詐騙混飯吃的光棍,那麼髮卡的銀行其實也是冇皮柴。信用卡近年來成爲銀行業務的增長點,小記上週去銀行網點辦業務,櫃檯的業務員也不忘推銷信用卡,什麼無息分期付款、預借現金,聽上去很美。不過,銀行沒告訴我,無息分期付款要高昂的手續費,預借現金的利率也高似高利貸。
在銀行工作的朋友也說,爲了追求髮卡量,銀行在審查開卡者資格的時候往往“隻眼開隻眼閉”,擅自降低資信調查標準,使審查流於形式。市第一人民法院的報告也指出,信用卡詐騙多發的原因是髮卡銀行對申請人的證件審查不嚴,這種制度的漏洞給好吃懶做的人鑽了空子:沒有還款能力也大花大用,或者乾脆使用虛假信息開卡。
其實,這出“光棍遇着冇皮柴”的戲碼中,無論是光棍還是冇皮柴都是受害者,銀行的錢打了水漂,詐騙者則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對此,銀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若當初不是隻追求髮卡量而疏於審查,怎麼會給光棍們鑽了空子呢?
因此,銀行要正確履行客戶資信審查職責,嚴格履行審查客戶所提供的信息材料,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其真實性。